《贺新郎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同云臣远公赋》
时间: 2025-01-04 10:26:13意思解释
贺新郎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同云臣远公赋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极目真空阔。倚巉岩屋峦竞瘦,老松都活。澒洞荒寒非世境,昏晓阴阳荡割。更古木冷烟轇轕。虎迹龙湫经过了,一枝筇几被罡风夺。才到得,乱蜂末。峰巅小阁危堪掇。嵌崎嵚,呀然如窦,拳然如钵。只怕石栏凭不稳,败叶欲随秋脱。况恰对崖门初豁。我爱湖光能入望,约他年再与攀萝葛。看夜半,阳乌渴。
白话文翻译
远望去,天空显得格外宽广。我倚靠在高耸的岩石上,山峦都显得瘦削,老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这里的洞壑荒寒,根本不是人间的境地,阴晴变化如同分割的时间。更是古老的树木,在冷烟中幽幽缭绕。虎的足迹和龙的湫水都经过这里,一根竹杖几乎被狂风夺走。才来到这里,四处都是乱蜂。峰顶的小阁楼非常危险,巍峨而立,犹如山洞,似乎又像个钵。只怕那石栏不够稳固,落叶欲随秋风飘落。更何况正对着崖门初开的地方。我喜欢湖光能入眼帘,约定来年再与攀爬藤萝。看那夜深,太阳似乎在渴望。
注释
- 极目: 极远地眺望。
- 真空阔: 形容天空非常宽广。
- 倚巉岩: 倚靠在陡峭的岩石上。
- 老松都活: 形容老松树仍然生机勃勃。
- 澒洞: 指深邃而幽暗的洞穴。
- 阴阳荡割: 形容昼夜交替的变化。
- 轇轕: 指声音或气息低沉的样子。
- 筇: 竹杖。
- 罡风: 强劲的风。
- 嵌崎嵚: 形容山石的险峻。
- 崖门: 山崖的门口,指山的开口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游览龙池时,诗人站在绝顶的阁楼上,感受山川的壮丽与自然的奇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贺新郎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同云臣远公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自然意象,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在极目远眺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空灵与辽阔。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生命的顽强,尤其是生机勃勃的老松,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从“倚巉岩”到“虎迹龙湫”,每一个意象都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神秘。而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尤其是对小阁的描写,显得格外险峻,似乎暗示着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诗人以“我爱湖光能入望”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寄托了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既是自然的赞歌,也是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极目真空阔: 远眺,感觉天空非常宽广,表达了诗人的胸怀。
- 倚巉岩屋峦竞瘦,老松都活: 依靠在陡峭的岩石上,山峦显得纤细,但老松依然生机勃勃,展现生命的顽强。
- 澒洞荒寒非世境: 描述这里的环境荒凉冷清,不像人间的地方。
- 昏晓阴阳荡割: 形容天色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更古木冷烟轇轕: 古老的树木在冷烟中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 虎迹龙湫经过了: 提到虎和龙,象征力量与尊贵,暗示历史的厚重。
- 峰巅小阁危堪掇: 小阁楼在峰顶,显得十分危险,突显环境的险峻。
- 只怕石栏凭不稳: 表达对安全的担忧,象征人生的不确定性。
- 况恰对崖门初豁: 正对山崖的开口,更加凸显了环境的险恶。
- 我爱湖光能入望,约他年再与攀萝葛: 表达对湖光的热爱,期待未来的再次相聚。
- 看夜半,阳乌渴: 形容夜晚的宁静与对光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呀然如窦,拳然如钵”将山石比作洞窟和钵,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许多句子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 象征着高远与雄伟。
- 松: 代表顽强的生命力。
- 湖光: 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风: 代表着变化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生命的顽强?
- A. 湖光
- B. 老松
- C. 虎迹
-
诗中提到的“小阁”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安全
- B. 危险
- C. 温暖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期待?
- A. 旅行
- B. 重聚
- C. 忘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陈维崧的《贺新郎》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飘逸与豪放,而陈维崧则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