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其二 秋夜》
时间: 2025-01-19 19:57: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其二 秋夜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乌鹊刚栖了。坐新秋月痕如线,汉光如晓。水上凉风吹不止,又有高梧夹道。问更漏已敲多少。阶下新开花似雪,细端相抹丽花还小。何今夕,香犹早。轻风一阵云如扫。晚波凉青菱正绽,红莲欲老。整理吟怀待黄菊,拟向东篱倾倒。那更有多愁怀抱。紫蓼白蘋无限景,向清江一笛惊鸥鸟。人何在,在天表。
白话文翻译
刚刚栖息的乌鹊,坐在新秋的夜晚,月光细如丝线,汉代的光辉如同清晨的曙光。水面上凉风不断吹来,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夹道而立。我问着更漏已经敲了多少声。阶下新开的花朵似雪,细细的花瓣还显得娇嫩。今天晚上,香气似乎来得太早。轻风一阵,云彩似被扫荡。晚上的波浪凉意袭来,青菱正盛开,红莲却已开始衰老。我整理着我的吟怀,等待着黄菊的开放,打算向东篱倾倒。还有那无尽的多愁善感。紫蓼和白蘋的美景无限,向清江轻声吹笛,惊起了鸥鸟。人在哪里呢?在天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乌鹊:指黑色的乌鸦与鹊鸟,象征秋天的到来。
- 月痕如线:形容月光细腻,似细线般轻柔。
- 汉光:指汉代的光辉,借以形容光明的美好。
- 更漏:古代计时的器具,问“更漏”已敲多少,意指时间已过。
- 香犹早:香气来得太早,表现了诗人对秋的感受。
- 青菱、红莲:分别指水边的菱角和莲花,象征着秋天的景色变化。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黄菊”常象征着高洁、坚贞的情感,出现在许多古诗词中,代表着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约1660-约1730),字懋成,号雪涛,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诗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常蕴含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贺新郎 其二 秋夜》创作于清代秋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感慨与哲思。
诗歌鉴赏
《贺新郎 其二 秋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诗中以“乌鹊刚栖”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描绘出乌鹊栖息的情景,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接下来的“新秋月痕如线”,则通过细腻的月光,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新开花似雪”,将秋夜的清冷和花开的美丽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特别是在“那更有多愁怀抱”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最后一句“人何在,在天表”,则是对人生孤独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乌鹊刚栖了:乌鹊在秋夜中栖息,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 坐新秋月痕如线:月光细腻如线,描绘出清秋的美丽。
- 汉光如晓:晨曦的光芒与汉代的辉煌相提并论,隐喻着历史的悠久。
- 水上凉风吹不止:水面上的凉风,增添了秋夜的清凉感。
- 问更漏已敲多少:询问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 阶下新开花似雪:阶下新开的花朵洁白如雪,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何今夕,香犹早:今夜的香气来得太早,展现了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月痕如线”比喻月光细腻,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轻风一阵,云如扫”,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如“紫蓼白蘋”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象征秋天的到来与孤独。
- 月光:象征着清澈与美好。
- 花瓣:象征纯洁与美丽。
- 青菱、红莲: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光辉?
A. 唐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明代 -
“问更漏已敲多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生命的意义
B. 自然的变化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青菱”和“红莲”分别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开始与结束
B. 秋天的美丽与衰老
C. 情感的复杂与简单
D. 自然的生机与枯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尔堪的《贺新郎 其二 秋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以月光为核心意象,但曹尔堪更注重秋夜的清冷与孤独,而李白则通过月光表达了对饮酒的洒脱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大观》
- 《古典诗词赏析》
- 《李白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