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冷红簃逭暑赋得侧艳小词以罗帕澹墨题之》
时间: 2025-01-01 18:1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榭移灯月到床。花阴四捲茜纱凉。兰汤竞夕宜温玉,帘外风来澡豆香。肌雪净,脸波长。枕函花隐玉清防。自嫌澹素无梳洗,犹被池莲妒睡妆。
白话文翻译:
水榭的灯光移到床头,月光也随之洒在床上。花影下,四周的茜纱显得更加凉爽。兰汤在傍晚时分正好温暖身体,窗帘外的微风带来了豆香的气息。肌肤如雪般洁净,脸庞如波般柔和。枕边的花朵掩映着玉般的清丽。自己觉得素雅无华,没有梳理打扮,却仍被池中的莲花妒忌这睡眠中的妆容。
注释:
- 水榭:水边的楼阁。
- 花阴:花的阴影,指花影下的清凉。
- 兰汤:指用兰花泡制的汤,象征温柔和舒适。
- 澡豆香:澡豆是一种香料,指窗外飘来的香气。
- 玉清:象征洁净、美丽。
- 池莲:池塘中的莲花,象征纯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池莲”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清雅的品格,寓意女性的美丽与矜持。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一种美丽而纯净的象征,寓意不染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年-1708年),字文韬,号湘山,江苏人,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及诗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郑文焯的创作高峰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夜的静谧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开篇以“水榭移灯月到床”引入夜色,描绘了清幽的环境,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花阴四捲茜纱凉”中的“茜纱”以其凉意与花影相映,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夜晚的宁静与舒适。
在描写中,诗人使用了许多细腻的意象,如“兰汤竞夕宜温玉”,将温暖的兰汤与温润的玉相结合,暗示着内心的舒适与满足。帘外的风带来了“澡豆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体现了自然的气息与人文的交融。
结尾部分,诗人自谦地说“自嫌澹素无梳洗”,表达了一种对于容貌的淡然态度,然而却被“池莲”所嫉妒,体现了自信与高洁的内心世界。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美与自我认知之间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榭移灯月到床:描绘水边楼阁的灯光与月光洒在床上的景象,营造出幽静的夜晚氛围。
- 花阴四捲茜纱凉:花影下的凉爽感,增强了环境的舒适感受。
- 兰汤竞夕宜温玉:兰汤的温暖与玉的温润,传递出一种温柔的感觉。
- 帘外风来澡豆香:窗外的微风带来清香,增强了夜晚的宁静与芬芳。
- 肌雪净,脸波长:肌肤洁白如雪,脸庞柔和如波,展现了主人公的美丽。
- 枕函花隐玉清防:枕边的花朵掩映着美丽,突显出清雅的气质。
- 自嫌澹素无梳洗:主人公谦虚自谦,认为自己素雅无华。
- 犹被池莲妒睡妆:即使如此,仍感受到莲花的嫉妒,反映了内心的自信与对美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肌雪净”,将肌肤比作雪,增强了清丽的形象。
- 对仗:如“水榭移灯月到床”,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如“池莲妒睡妆”,赋予莲花以情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在静谧的夏夜中,主人公对自然美的享受和对自身美丽的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观念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榭:象征清幽和雅致。
- 兰汤:象征温暖与细腻。
- 池莲:象征纯洁与高洁的品格。
- 茜纱:象征清凉与舒适。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榭”指的是什么?
- A) 书房
- B) 水边的楼阁
- C) 花园
- D) 亭子
-
“兰汤竞夕宜温玉”中的“兰汤”象征什么?
- A) 清凉
- B) 温暖
- C) 香气
- D) 美丽
-
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自嫌澹素无梳洗”,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卑
- B) 自信
- C) 淡然
- D) 骄傲
答案:
- B) 水边的楼阁
- B) 温暖
- C) 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长相思》——纳兰性德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郑文焯的《鹧鸪天》都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但李清照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郑文焯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自信。
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词的整体了解。
- 《词的艺术》——分析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