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和教授兄韵》
时间: 2024-12-29 18:3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鹅湖和教授兄韵
作者:陆九渊
墟墓兴哀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
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
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
真伪先须辨古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者感慨于宗庙兴建的哀伤,虽然先人已离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深邃的海洋,坚硬的石头也能在岁月的磨砺中形成高耸的山峰。简单而持久的努力终会成就伟大,而支离破碎的事业则最终会沉沦。要想了解从低处向高处的提升,首先需要辨别真伪,了解古今的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墟墓:指先人的坟墓。
- 兴哀:兴起哀悼之意。
- 千古:形容时间极为久远,历经千年。
- 涓流:细小的水流,象征细微的努力。
- 沧溟:指深邃的海洋。
- 拳石:比喻坚硬的石头,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崇成:指高耸的山峰。
- 易简:简单易行的事情。
- 支离:指零散、分离的状态。
- 浮沉:指事物的兴衰变迁。
- 真伪:真与假的辨别。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宗庙”,在古代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反映了儒家重视祖先的文化传统。“涓流积至沧溟水”形象地表达了小事积累成大事的道理,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九渊(1139年-1192年),字宗道,号栗洲,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诗人,强调“心即理”的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九渊晚年,他在思想上不断探索,反思人生的意义,诗中表达了对先人及理想人生的思考,代表了他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陆九渊的《鹅湖和教授兄韵》是一首深富哲理的诗作,透过对生死、事业与人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真实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墟墓兴哀宗庙钦”引入,表达了对先人逝去的哀悼,反映了陆氏的儒家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接着,诗人通过“涓流积至沧溟水”将细微的努力与伟大的成就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坚持与积累的重要性,这种思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也适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出“易简工夫终久大”,表达了简单而持久的努力终将成就伟大,反映了其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理解。而“支离事业竟浮沉”的警示则揭示了无序和短视的事业最终难以长久的道理。最后一句“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更是对诗人自身修养的总结,强调了对真理的探求与辨析,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墟墓兴哀宗庙钦:在宗庙中兴起哀悼,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 斯人千古不磨心:先人的精神在千古中永存,无法磨灭。
- 涓流积至沧溟水:小水流聚集成大海,象征着细微努力的积累。
- 拳石崇成泰华岑:坚硬的石头能磨成高耸的山峰,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易简工夫终久大:简单的努力终将成就伟大,强调持之以恒。
- 支离事业竟浮沈:支离破碎的事业最终会沉没,警示短视行为。
- 欲知自下升高处:想要了解如何从低处向高处提升。
- 真伪先须辨古今:首先要辨别真伪,了解古今的差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流比作微小的努力,与大海的成就形成对比。
- 对仗:如“支离事业”和“易简工夫”,对比鲜明。
- 象征:拳石和沧溟象征着坚韧与广阔,反映诗人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先人精神的追思,强调了坚持努力的重要性,并对事业的成败提出深刻反思。诗人认为,想要提升自己,首先需要清晰地辨别真伪,掌握古今的道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墟墓:象征着对亡者的追思与敬意。
- 涓流:象征着细微的努力与坚持。
- 沧溟水:象征着深邃的理想与目标。
- 拳石: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 泰华岑: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宗庙”主要是指什么? A. 祭祀祖先的地方
B. 学校
C. 王宫 -
“涓流积至沧溟水”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小事不重要
B. 小努力可以成就大事业
C. 只有大努力才有成果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真伪先须辨古今”,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了解真真假假,应该从古代开始
B. 明辨真伪是提升自己的前提
C. 古今无关紧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登高》杜甫: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陆九渊的《鹅湖和教授兄韵》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包含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但陆九渊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九渊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