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石子重》
时间: 2025-01-01 13:0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石子重
陆九渊 〔宋代〕
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
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
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
老奸乘仓皇,阴拱为师模。
民穷敛愈急,吏饱官自癯。
天子为焦劳,宵旰思良图。
高选部使者,庶使德意敷。
石君在荐剡,闻者皆欢愉。
不知何方民,凋瘵迟君苏。
君丞固安日,岁旱当蠲租。
县白如故事,守怒牢睢盱。
赖君争之力,意得所请俞。
揭数授里正,俾后不可渝。
又尝宰尤溪,吏辈初闚闚规换俞。
首以财匮告,欲辟侵民途。
君乃治税籍,弊蠹穷根株。
简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
民自不忍负,岂复烦催驱。
关征且损数,孰谓儒术迂。
使家得此人,黄屋何忧虞。
惜哉不及用,重使吾嗟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名叫石子的人的挽歌和对他才能的惋惜。诗中提到古代的重任,寄托着对后代的期望;而如今在京城中授予官职,却是一些没有才干的人。地方官员只看重上贡的数量,积累的弊端已经根深蒂固。老奸巨猾的人趁机而起,给人以错误的引导。百姓生活困苦,官吏却饱受富足。天子为此忧虑,夜以继日思考对策。高明的选拔使者,应该让有德行的人当选。石君在荐剡这个地方,听闻者无不欢喜。然而,有多少民众在凋敝中等待石君的到来呢?他在此安稳的时候,遇到干旱之年应免除租赋。县里依旧像往常那样,守卫严密。多亏石君的努力,才得以如愿以偿。他还曾在尤溪担任县令,初时官吏们都以财物不足为理由,想要侵占百姓的财物。石君整顿税制,彻底清除害虫。简化措施便于百姓,上下都能互相信任。百姓本不忍心背负重担,更不愿意被催促。关税也减轻了,谁说儒家学说是迂腐的?若家庭能有这样的人,黄屋(指皇宫)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可惜的是,未能充分利用他,真让人感到惋惜。
注释
- 重:古代的官职,指重任。
- 寄命谋托孤:寄托自己的命运和托孤之事。
- 糜至:指官职的贪污腐败。
- 州家督版帐:地方政府的管理。
- 阴拱为师模:暗中利用他人作为模范。
- 穷根株:根源。
- 简易:简化,便于。
- 黄屋:指皇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九渊(1139年-1192年),字子静,号溪州,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主张“心即理”,强调人性本善,反对程朱理学。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贤能之士未能被重用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诗歌鉴赏
《挽石子重》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人事无常的诗作。陆九渊通过对石君的挽歌,表现了对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诗中多次提到的“重任”、“贤能”等关键词,揭示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的政治状态,发出“惜哉”的感慨,表现出对人才未能充分发挥的失望。
诗中所描绘的官场黑暗和民生凋敝,透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的深切思考。陆九渊在语言上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对仗,使得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深远,也在音韵上和谐。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石君的惋惜,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展现了陆九渊作为哲学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重百里长:指古代的重任传承悠久,责任重大。
- 寄命谋托孤:表达了对后代寄托厚望的心情。
- 今以京秩授:如今在京城授予职务。
- 糜至无贤愚:形容现如今官场上人才匮乏,贪污腐败。
- 州家督版帐:地方官员只注重上贡的数量。
- 民穷敛愈急:百姓生活愈发困难。
- 天子为焦劳:天子为国家的未来而忧虑。
- 石君在荐剡:石君在荐剡任职时,众人皆欢喜。
- 惜哉不及用:无奈的是未能充分利用石君的才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君比作可用之才,反映出其重要性。
- 对仗:如“吏饱官自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如“民自不忍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反思与对贤能之士未能被重用的惋惜,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君:象征着有才能的人。
- 黄屋:代表国家与皇权,隐喻政治的复杂。
- 民: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
诗中“古重百里长”指的是:
A. 古代的官职
B. 古代的传承
C. 古代的地理 -
“天子为焦劳”中的“天子”指的是:
A. 皇帝
B. 大臣
C. 百姓
填空题
- 诗中提到的“石君”是一个____的人。
- 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____。
判断题
- 诗人对当时的官场表示满意。 (对/错)
- 石君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个值得珍惜的人才。 (对/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九渊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答案
选择题答案
- B
- A
填空题答案
- 有才能
- 关心
判断题答案
- 错
-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