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漂母饭信图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11:36

一饭岂能忘漂母,英雄未遇有谁知。

可怜屏底丹青笔,不画登坛拜将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漂母饭信图 其二
作者: 黄庚 〔宋代〕

一饭岂能忘漂母,
英雄未遇有谁知。
可怜屏底丹青笔,
不画登坛拜将时。

白话文翻译

这碗饭怎么能忘记漂母的恩情呢?
英雄如果没有遇到机会,又有谁会知道他呢?
可怜的是画屏上那支丹青笔,
竟然没有描绘出他登坛拜将的盛况。

注释

字词注释

  • 漂母:指《史记》中漂母为韩信提供饭食的故事,象征着恩情和帮助。
  • 英雄未遇:英雄如果没有机会被重用,便无人知晓其才华。
  • 屏底:画屏的底部,指画作的底部区域。
  • 丹青笔:指画家的笔,丹青是古代绘画的颜料。

典故解析
“漂母”出自《史记·韩信列传》,讲述了韩信年轻时曾因贫困而饥饿,漂母施以援手,给予他一碗饭,后韩信成为一代名将。此诗以此典故表达对恩情的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渊,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诗名扬于世,尤其擅长描绘人情世态和历史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为黄庚所作,意在追忆漂母对韩信的恩情,同时借此反思英雄的命运与社会对他们的认知。

诗歌鉴赏

《题漂母饭信图 其二》是一首通过具体的历史典故来表达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便以“漂母”这一形象引入,强调了对其恩情的感激与铭记。诗人通过对“英雄未遇”的思考,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有才能的人可能因环境和机遇的缺乏而被埋没,其才能无人知晓。诗中流露出对历史上那些被遗忘英雄的同情与惋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最后两句则通过艺术的视角,表现出画家未能描绘出英雄登坛的壮观场景,似乎在暗示,历史的伟大时刻往往容易被忽略,值得后人铭记与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饭岂能忘漂母”:开篇即以漂母的恩情为主线,表达对帮助者的感激之情。
  • “英雄未遇有谁知”:反映出社会对英雄的冷漠与无视,英雄的成就与机会密切相关。
  • “可怜屏底丹青笔”:转向艺术创作,表达对画家的惋惜与无奈。
  • “不画登坛拜将时”:强调艺术未能捕捉历史的辉煌,暗含对历史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一饭岂能忘漂母”用饭比喻恩情,表现了深厚的感情。
  • 对仗:“英雄未遇有谁知”,工整的句式使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恩情的铭记、对英雄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漂母:象征恩情、帮助。
  • 英雄:象征才华和潜力,未能被认可。
  • 丹青笔:象征艺术创作与历史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漂母”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恩情与帮助
    C. 画家
    D. 英雄

  2. 诗中提到的“英雄未遇”,意味着什么?
    A. 英雄总是成功
    B. 英雄的才能未必被人知晓
    C. 英雄不需要帮助
    D. 英雄不需要机会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黄庚的《题漂母饭信图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情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恩情与命运,后者则更宏观地描绘了国家的兴亡与人民的疾苦。两者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