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何靖山人海棠 文同 〔宋代〕 为爱香苞照地红,倚栏终日对芳丛。 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因为喜爱那红艳艳的花苞照亮地面,我整天倚着栏杆对着花丛。夜深时忽然想起高枝上的花朵更好,于是拿着酒杯再次来到明亮的月光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苞:指海棠花的花苞,因其香气而得名。
- 照地红:形容海棠花红艳艳的,照亮地面。
- 芳丛:指海棠花丛。
- 高枝:指高处的树枝,这里指高处的海棠花。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室先生,宋代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擅长写花鸟。这首诗是他在欣赏海棠花时所作,表达了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赏玩海棠花时所作,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深切喜爱。首句“为爱香苞照地红”直接点明了诗人喜爱海棠花的原因,即其红艳艳的花苞照亮了地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句“倚栏终日对芳丛”则描绘了诗人整日倚栏观赏海棠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痴迷。后两句“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则表达了诗人夜深时忽然想起高枝上的海棠花更美,于是带着酒杯再次来到月光下欣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为爱香苞照地红”:诗人因为喜爱海棠花红艳艳的花苞照亮地面而作诗。
- 第二句“倚栏终日对芳丛”:诗人整日倚着栏杆对着海棠花丛,表达了对海棠花的痴迷。
- 第三句“夜深忽忆高枝好”:夜深时诗人忽然想起高枝上的海棠花更好。
- 第四句“把酒更来明月中”:诗人带着酒杯再次来到月光下欣赏海棠花,进一步强化了对海棠花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照地红”比喻海棠花红艳艳的,照亮地面。
- 拟人:“倚栏终日对芳丛”中的“对”字赋予了诗人以人的动作,表达了对海棠花的痴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海棠花的深切喜爱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苞:海棠花的花苞,因其香气而得名。
- 照地红:形容海棠花红艳艳的,照亮地面。
- 芳丛:海棠花丛。
- 高枝:高处的树枝,这里指高处的海棠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苞照地红”形容的是什么? A. 海棠花 B. 梅花 C. 桃花
- 诗人夜深时想起的是什么? A. 高枝上的海棠花 B. 地面上的海棠花 C. 月光下的海棠花
- 诗人在夜深时做了什么? A. 睡觉 B. 喝酒 C. 赏花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海棠》:苏轼的这首诗也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与文同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苏轼《海棠》与文同《和何靖山人海棠》:两首诗都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海棠花的怜爱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海棠》,可以与文同的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