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正月上旬夜梦寐閒闻雪作诘旦起视但云烟出没晓山浓淡如画西望长河仅一发耳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

时间: 2025-01-01 10:54:34

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

敧枕萧萧听雪声,落叶閒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

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
敧枕萧萧听雪声,落叶閒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
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户摇晃,夜里安静,云层轻轻飘动。我枕着耳听着雪声,落叶满铺在闲散的台阶上。清晨时分,我独自开门,微风轻柔地吹来。诗句在此时此刻似乎飘散而去,眼前的江天显得遥远而渺茫。

注释:

  • 淡月:形容月光柔和。
  • :摇晃,指月光的变化。
  • 撩乱:形容云在空中虽然静却又有些飘动的状态。
  • 敧枕:斜倚着头,表示放松的姿态。
  • 萧萧:形容雪声的细微。
  • 清晓:指清晨的时光。
  • 淡荡:轻柔而舒缓的感觉。
  • 江天远:江水与天空在远方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描写的意境与传统诗词中常见的冬雪、清晨等元素相契合,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生卒年不详),金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正月上旬,正是冬末春初之际,时节交替,雪景与春风交融,为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夜晚的雪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开头的“淡月晃书窗”便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柔和的氛围,月光透过窗户,仿佛在诉说着夜的故事。接下来的“夜静云撩乱”,则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云在夜空中轻轻游动,打破了夜的静谧,却又不失温柔。

诗中“敧枕萧萧听雪声”一句,诗人以耳听雪声的细腻动作,表现出对环境的细致入微的感受,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恬静的氛围和雪的轻柔。落叶满铺阶前,营造出一种秋冬交替的情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轮回。

最后几句“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清晨打开门,感受到东风的柔和,却又觉江天遥远,似乎在感慨时间的飞逝与人生的渺小,留下了深邃的思考与感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淡月晃书窗”:描绘月光透过窗子的情景,营造出夜的氛围。
    2. “夜静云撩乱”:夜晚的安静中,云彩轻轻地移动,增添了夜的神秘感。
    3. “敧枕萧萧听雪声”:以耳朵去聆听雪落的声音,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感受。
    4. “落叶閒阶满”:满地的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5. “清晓独开门”:清晨时分,诗人独自开门,象征着新的开始。
    6. “淡荡东风软”:微风轻柔,给人温暖的感觉。
    7. “诗句成时堕渺茫”:诗句在时光中似乎变得渺小,表达了哲理思考。
    8. “眼底江天远”:远方的江水与天空,带来一种辽阔与无尽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淡月与书窗的结合,象征着静谧与文化的交融。
    • 拟人:云撩乱,赋予云一种轻柔的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加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淡月:象征着清幽和宁静。
  • 雪声:代表着冬季的静谧与纯洁。
  • 江天:象征着广阔与远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淡月晃书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明亮的白天
    • B. 寂静的夜晚
    • C. 繁忙的城市
  2. “敧枕萧萧听雪声”中的“敧枕”是什么意思?

    • A. 站立
    • B. 斜倚
    • C. 躺下
  3. 诗人对江天的描述反映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人生的思考与渺小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牧《秋夕》

诗词对比:

  • 对比段克己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的静谧与思考,但段克己更为细腻,李白则更为直白,展现出不同的抒情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金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歌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