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洞》
时间: 2025-01-19 15:4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珠洞
曾宏正 〔宋代〕
偻指重来二十春,系船犹记旧篙痕。
飞鸿踏雪空留迹,随水浮萍那有根。
摸索交游半为鬼,寻思往事黯消魂。
天涯老泪空横睫,只欲归欤事灌园。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手指重回这里,已是二十个春天。
系船的地方,依然记得那旧时的桨痕。
大雁飞过雪地留下了痕迹,
而随水漂流的浮萍又哪有根基呢?
交游中摸索,半数已成了鬼影,
追忆往事,心中暗自消沉。
眼角的老泪无处可抛,只想回归那灌园的日子。
注释:
- 偻: 这里指的是“拄着”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状态。
- 系船: 指系泊船只,暗示与水有关的生活。
- 桨痕: 船桨划过水面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往日的回忆。
- 飞鸿: 指大雁,象征着秋冬的到来,也是一种思乡的寄托。
- 浮萍: 指随水漂流的水草,象征着无根的漂泊生活。
- 老泪: 年岁渐长,感慨万千,流下的眼泪。
典故解析:
- 灌园: 此处借用“灌园”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可能指的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田园生活。
- 飞鸿踏雪: 此典故反映出人事的短暂与无常,正如大雁飞过,留下的只是印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宏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作者晚年,内心充满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还珠洞》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展现了曾宏正对岁月流逝的深刻体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回忆“二十春”的往昔,表达了对光阴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尤其是“飞鸿”和“浮萍”,二者分别象征着远去的时光与无根的漂泊生活,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的末尾以“只欲归欤事灌园”落笔,表达了对宁静、安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偻指重来二十春: 表现出诗人拄着手指再次回到曾经的地方,流露出岁月的沧桑感。
- 系船犹记旧篙痕: 通过船的桨痕,唤起对往事的追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留存。
- 飞鸿踏雪空留迹: 大雁的踪迹象征着记忆的消逝,提示人事如梦的无常。
- 随水浮萍那有根: 浮萍无根,象征着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 摸索交游半为鬼: 交游的朋友中,许多已如鬼魅般消逝,表达了对友谊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 寻思往事黯消魂: 追忆往事,内心黯然神伤,消磨着诗人的精神世界。
- 天涯老泪空横睫: 表达了老泪纵横的悲伤,突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 只欲归欤事灌园: 最后渴望回归简单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飞鸿踏雪”与“浮萍”做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无根与漂泊。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鸿: 大雁,象征远去和思乡。
- 浮萍: 无根的水草,象征漂泊与孤独。
- 桨痕: 旧时的痕迹,象征记忆与情感的留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归乡
C. 逝去的时光 -
“随水浮萍那有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安定
B. 漂泊的孤独
C. 年轻的无畏 -
诗的最后一句“只欲归欤事灌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C. 对冒险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反映对生死及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曾宏正的《还珠洞》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多体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无奈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