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天一色磨古铜,落日欲没芦花风。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烟波渺渺无终极,中有江南未归客。
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
白话文翻译:
水天相接,色彩如磨古铜般沉静,夕阳快要沉入芦苇丛中,微风轻拂。
两只野鸭忽然飞起,渔歌渐行渐远,秋江显得空旷无边。
烟波浩渺,看不到尽头,江南有个未归的客人。
夜晚短篷船泊在洲渚,寒意袭来,孤雁横过江面,鸣叫声显得急促。
注释:
- 磨古铜:指颜色深沉的古铜器,形容水天的颜色。
- 落日欲没: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
- 双飞野鸭:两只野鸭成双飞起。
- 渔歌渐远:渔夫的歌声逐渐远去。
- 洲渚:指水中的小洲和沙滩。
- 孤雁:孤独的雁,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典故解析:
- 江南未归客: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方,常常与美丽和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未归客则暗示诗人或许身处他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山水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诗人可能在江边独自游历,感受秋水秋风,因而生出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秋江引》以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色开篇,诗人用生动的色彩和动态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秋江的美丽画卷。落日的余晖和轻风的吹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感受。双飞的野鸭和渐远的渔歌,则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人在这幅画面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接着“烟波渺渺无终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江边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最后两句“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用孤雁的急促鸣叫,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表现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天一色磨古铜:描绘了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色彩如古铜般深沉。
- 落日欲没芦花风:夕阳快要落下,微风吹动芦花,增添了秋天的气息。
- 双飞野鸭忽惊起:突如其来的野鸭飞起,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 渔歌渐远秋江空:渔夫的歌声逐渐消散,江面显得空旷。
- 烟波渺渺无终极:远处的烟波浩渺,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无尽的思绪。
- 中有江南未归客:此时的诗人正是那个漂泊在外、对故乡思念的客人。
- 短篷夜泊洲渚寒:夜晚,诗人的船停在寒冷的洲渚上。
- 孤雁横江声正急:孤雁在江面飞过,鸣叫声急促,暗示着孤独与急切归乡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天一色磨古铜”,将水天比作磨古铜,形象生动。
- 拟人:渔歌渐远,仿佛渔歌有生命般慢慢消失。
- 对仗:如“短篷夜泊洲渚寒,孤雁横江声正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江为背景,通过对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水天一色:象征宁静与和谐,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 落日、芦花:秋天的典型意象,代表着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乡,传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江引》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的“孤雁”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幸福
C. 孤独与思乡
D. 友谊 -
诗句“渔歌渐远秋江空”中,秋江的状态是:
A. 热闹
B. 空旷
C. 繁华
D. 美丽
答案:
- B. 宋代
- C. 孤独与思乡
- B. 空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斗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斗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与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