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

时间: 2025-01-04 09:43:27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

一茧秋蝉之丽縠,百和更生之宝香。

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

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

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

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
玳瑁明月之雕床。
一茧秋蝉之丽縠,
百和更生之宝香。
秾华纷纷白日暮,
红颜寂莫无留芳。
人生失意十八九,
君心美恶那能量。
愿君虚怀广末照,
听我一曲关山长。
不见班姬与陈后,
宁闻衰落尚专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献给君子的,诗中提到赠送给他珊瑚制成的夜光枕头,和用玳瑁雕刻的明月床。接着提到用秋蝉的丝绸制作的美丽衣物,以及香气四溢的百合花。黄昏时分,繁华落尽,红颜已然衰老,难以留芳。人生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最是失意,君子对美丑的看法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希望你能以宽广的心态来接受,听我唱一曲关山遥远的歌。不见班婕妤和陈后主,倒宁愿听到那些衰落中的真情。

注释:

  •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常用作饰品,象征珍贵。
  • 夜光:夜间能够反射光线的物品,象征美好和珍稀。
  • 玳瑁:一种海龟,壳常被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象征高贵。
  • 秋蝉:秋天的蝉,象征秋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 百和:指百合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 班姬:班婕妤,汉朝著名的才女,象征才情。
  • 陈后:陈后主,南朝陈的皇帝,因其悲剧性的历史而著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用之,号潜溪,宋代诗人,文学家,以其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晁补之晚年,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赠友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赠君子为主题,语调恬淡而深刻,结合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开头几句描绘了华美的赠品,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珍视与祝福。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短暂,尤其是“红颜寂莫无留芳”,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在此处展现了对青春与美丽的珍惜与感叹。

而后,诗人转向对君子心态的期许,鼓励其以宽广的胸怀面对人生的起伏,透出一丝哲理。最后提到班婕妤与陈后主,似乎在对比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落,表明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赠送珍贵的枕头,象征对友人的珍视。
    2. 玳瑁明月之雕床:描绘精美的床,进一步凸显朋友的高贵。
    3. 一茧秋蝉之丽縠:比喻秋天的短暂与美丽,暗示人生的无常。
    4. 百和更生之宝香:象征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5. 秾华纷纷白日暮:描绘繁华落尽,景色的转变。
    6. 红颜寂莫无留芳:感叹青春的易逝与美丽的消逝。
    7. 人生失意十八九:反映青春期的迷茫与失落。
    8. 君心美恶那能量:探讨对美丑的看法。
    9. 愿君虚怀广末照:希望友人能宽容待人。
    10. 听我一曲关山长:邀请友人听自己表达情感的歌曲。
    11. 不见班姬与陈后:提及历史人物,象征过往辉煌。
    12. 宁闻衰落尚专房:宁愿听到衰落中的真实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蝉之丽縠”,将蝉与丝绸相提并论,突显其美丽。
    • 对仗:如“秾华纷纷白日暮”,形成音韵和谐的对比。
    • 象征:使用“珊瑚”、“玳瑁”等象征珍贵与美好。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同时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青春流逝的感叹。

意象分析:

  • 珊瑚:象征珍贵与美丽。
  • 夜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玳瑁:象征高贵与典雅。
  • 秋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百和:象征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青春的感叹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以上皆是
    2. “红颜寂莫无留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历史的尊重
  •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

通过这些对比,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晁补之的情感表达及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