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9:31:18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

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

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

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

及其未溘先,幸无靳珍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
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
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
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
及其未溘先,幸无靳珍题。

白话文翻译

我七位朋友已经过了六十岁,今后再相聚的日子恐怕没有了。
只因为贪恋于言谈和讨论,不想误了光阴的美好。
先生您明白即将离别,我将与同伴们解决心中的疑惑。
想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回想起来已经记得十条。
在您尚未离世之前,真是幸好没有留下遗憾的题词。

注释

  • 七君六旬:指诗人的几位朋友,年龄已过六十。
  • 从会知无期:从此聚会恐怕没有再期。
  • 贪言议合:沉迷于交流和讨论。
  • 光景非:时间的流逝。
  • 明当别:清楚即将分别。
  • 吾将俦决疑:我将与同伴一起解答疑惑。
  • 欲言尚何限:想说的话还有很多。
  • 靳珍题:幸好没有留下遗憾的题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若存(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于福建,因其作品常以山水为题材,且多游历于名山大川,故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时将自己的思绪和感受寄托于对朋友的离别之情,反映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是林若存在送别朋友时所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诗中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无期的无奈。诗人以“我七君六旬”开篇,直接点出朋友们的年纪,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相聚的珍贵。接着用“但贪言议合”说明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与对话的深度,反映出人际关系中交流的重要性。

“先生明当别”一句转向告别,表达出对离别的清晰意识,随着离别的临近,心中的疑惑将与朋友们一起解决,这种对话的期待与对未来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后面几句则流露出对话题的无限延伸与对未尽之言的惋惜,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对友谊的眷恋。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简洁,但情感的深度与对友谊的思考却让人回味无穷,体现了林若存对人生、友情的独特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七君六旬:描述了与朋友们的年龄,强调了人生的阶段。
  2. 从会知无期:表明未来难以再聚,渗透着失落感。
  3. 但贪言议合:描绘了相聚时的欢乐,反映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4. 先生明当别:指出即将离别,表现出对离别的清醒。
  5. 吾将俦决疑:表达与朋友共同探讨疑惑的愿望,显示出思想交流之美。
  6. 欲言尚何限:表达了想说的话语无尽。
  7. 记一十已遗:对已说之言的回忆,意味深长。
  8. 及其未溘先:趁未离世之前,流露出对未言之遗憾的担忧。
  9. 幸无靳珍题:感叹没有留下太多遗憾,反映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使诗句更具节奏感。
  • 比喻:使用“光景”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传达出时间的珍贵。
  • 排比:在表达友情的珍惜时,使用了多种表述方式,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时光,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无期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君:象征着友情与岁月。
  • 光景: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珍贵。
  • 别离:代表着人生中的分离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林若存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七君”指的是?

    • A. 七位朋友
    • B. 七个山头
    • C. 七种美好
  3.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与离别之情,但其语气更为豪放,情感更为激烈。林若存的诗则更显细腻,情感深沉,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