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州郡斋六首
作者:陈襄
桐花著地雪成痕,
时有幽禽巧语言。
应笑使君林野性,
日依山水避尘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桐花落地如雪般洁白,地面上留有花瓣的痕迹。偶尔有幽静的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诗人认为,这种安静的山林环境,应该让你笑着享受,因为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仿佛阳光洒在山水之间,带来一丝宁静。
注释
- 桐花:指的是梧桐树的花,春天开花,花瓣洁白如雪。
- 幽禽:指的是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鸟类,通常指声色俱佳的鸟儿。
-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称呼,诗中指代诗人自己或朋友。
- 林野性:指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性情,强调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 日依山水:形象地表达阳光洒落在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象。
- 尘喧:指世俗的喧闹与纷扰,与山水的宁静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襄,宋代诗人,字景华,号所知。生于南宋,长期居住在常州,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山水田园的诗作。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诗人隐居常州的时期,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桐花、鸟语和山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前两句通过“桐花著地”和“时有幽禽巧语言”构建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自然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林间,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后两句则转向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以“应笑使君”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地方,日子过得才是最自在的。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的运用使得自然与心境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采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手法,让桐花和鸟儿都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花著地雪成痕:描绘桐花落地的场景,花瓣的颜色和形状让人联想到雪,形成一种美妙的视觉效果。
- 时有幽禽巧语言:偶尔有鸟儿在此处鸣叫,表明环境的宁静与生动并存。
- 应笑使君林野性:诗人邀请读者一同享受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强调一种洒脱的心境。
- 日依山水避尘喧:描绘了阳光洒在山水之间的静谧画面,象征着远离喧嚣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桐花比作雪,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鸟儿“巧语言”,让自然界的生物显得活泼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句式上形成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花:象征纯洁、美好,反映春天的生机。
- 幽禽:代表宁静和和谐,体现与自然的融洽。
- 山水:象征自然的广阔与静谧,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桐花落地,诗人用什么比喻形容其颜色?
- A. 雪
- B. 水
- C. 云
- D. 花瓣
- 诗中提到的“幽禽”是指?
- A. 有名的鸟
- B. 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鸟
- C. 生活在人群中的鸟
- D. 各种鸟类
- “日依山水避尘喧”的意思是?
- A. 太阳依靠山水
- B. 生活在山水之间
- C. 享受安静的生活
- D. 远离人群的喧闹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襄的《常州郡斋六首》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两首诗都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但语调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