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表逢寒食》

时间: 2024-10-16 14:23:52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

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
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岭之外,寒食节的气息没有了,春天来临却看不到祭品。洛阳已经迎来了新的一年,不知何时才是清明节。花柳争相在早晨绽放,马车满街迎接宾客。遥想故乡,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冷食。
  • :指用米或小麦制作的食物,通常是祭品。
  • 甲子:指六十年一个周期,这里指新的一年。
  • 清明: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日子。
  • 花柳:指春天的花草树木。
  • 轩车:指豪华的车,形容盛大的场面。
  • 帝乡:指故乡,作者的家乡。

典故解析:

  • 寒食与清明:这两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食节的前一日通常是扫墓的日子,而清明节则是专门为了追思祖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玉溪,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受到后世喜爱。他的诗多描写山水景色及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春天,作者因身处异地,无法回家过寒食和清明节,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岭表逢寒食》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岭外无寒食”引入,直接点出自己身处的环境与节日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提到“春来不见饧”,说明在外无法享受家乡的节日习俗,增添了作者内心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洛阳新甲子”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轮回,作者在新的一年里仍无法回到故乡,感到无奈与惆怅。

“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然而这些热闹与欢庆与作者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个人的孤独,也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外无寒食”:表达身处他乡,无法参与寒食节的失落。
  2. “春来不见饧”:春天来临,却没有祭品,暗示作者的孤寂与缺失。
  3. “洛阳新甲子”:时间的流逝,显示出作者对时间的敏感。
  4. “何日是清明”:流露出对清明节的期待与无奈。
  5. “花柳争朝发”:描绘春天的美丽,形成对比。
  6. “轩车满路迎”:热闹的场面与作者的孤独形成对比。
  7. “帝乡遥可念”: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8. “肠断报亲情”:情感的升华,痛切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肠断报亲情”,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示作者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情感展开,表现了作者在节日来临之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在外的孤独与内心的热切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清明:象征节日的传统与文化。
  • 花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轩车:象征繁华与热闹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通常是在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洛阳新甲子”中的“甲子”指的是?
    A. 一天
    B. 一年
    C. 六十年
    D. 三十年

  3. 诗中提到的“肠断报亲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但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个人痛苦,而沈佺期则更多聚焦于节日的孤独与亲情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网络资源如“古诗文网”及“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