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时间: 2025-01-17 09:4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
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
汉章题楚剑,郑武袭缁衣。
理识当朝远,文华振古希。
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庙堂喜容与,时物递芳菲。
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闱。
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
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大业和贤良政治的颂扬。诗中提到,伟大的君主统治着整个天下,良好的辅佐者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国家的事业永远蓬勃发展,臣子的道德光辉日益显现。盐和梅的调和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家声受到大家的敬重。汉朝的诗章题刻在楚国的剑上,郑国的武士穿着黑色的衣服,体现出历史的延续与传承。诗中表现出理智与文化的珍贵,风云的变化与神灵的契合,舟楫则象征着通往内心的微妙之道。庙堂中欢欣容纳万物,时光的流转带来芳香的花朵。御苑的柳树垂下仙子的绿荫,公槐树则覆盖着礼仪的场所。曾经陪伴鹓鹭飞翔,今天则仰望鹍鹏展翅。最后以清风与巴歌自抒情怀。
注释
- 大君:指的是统治者、君主。
- 六合:古代指的是天地,形容国家的广阔。
- 良佐:良好的辅佐者,指贤臣。
- 鼎食:指美好的饮食,象征富庶。
- 家声:家族的声誉。
- 汉章:汉朝的文采。
- 鹓鹭: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与理想。
- 鹍鹏:传说中的大鹏鸟,象征志向远大。
- 徒御清风颂:表达对自然清新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铭轩。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七言绝句,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及仕途感悟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历史背景为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意在借助对当时政治的赞美,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政治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借用历史典故与自然意象,表现出对贤良政治的向往和对个人价值的自我肯定。开篇提到“大君制六合”,引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接着“良佐参万机”强调了辅佐者的重要性,表明治理国家不仅依赖于君主,也需要贤臣的辅佐。
在诗中,盐梅的和谐象征着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家声众所归”则强调了家族声誉的重要性,反映出社会对道德与品德的重视。历史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文化深度,汉章与楚剑的结合,郑武与缁衣的映衬,展现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整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融,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尤其是“昔陪鹓鹭后,今望鹍鹏飞”的对比,传达出诗人从追随理想的信念到追求更高境界的努力。最后几句以“徒御清风颂,巴歌聊自挥”结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轻松而洒脱,体现了高洁的情操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君制六合:伟大的君主统治着整个天下。
- 良佐参万机:贤良的辅佐者参与国家大事。
- 大业永开泰:国家事业永远蓬勃发展。
- 臣道日光辉:臣子的道德光辉日益显现。
- 盐梅和鼎食:美好的饮食象征富庶。
- 家声众所归:家族声誉受到尊重。
- 汉章题楚剑:汉朝的文采铭刻在楚国的剑上。
- 郑武袭缁衣:郑国的武士穿着黑色的衣裳。
- 理识当朝远:理智与文化在当朝远大。
- 文华振古希:文学与文化在古代珍贵。
- 风云神契合:风云的变化与神灵的契合。
- 舟楫道心微:舟楫象征通往内心的微妙之道。
- 庙堂喜容与:庙堂中欢欣容纳万物。
- 时物递芳菲:时光流转带来芳香的花朵。
- 御柳垂仙掖:御苑的柳树垂下仙女的绿荫。
- 公槐覆礼闱:公槐树覆盖着礼仪的场所。
- 昔陪鹓鹭后:曾经陪伴鹓鹭飞翔。
- 今望鹍鹏飞:今天仰望鹍鹏展翅。
- 徒御清风颂:自抒对自然清新的赞美。
- 巴歌聊自挥:随意吟唱,以表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如“家声众所归,盐梅和鼎食”,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又突出了内容的对立统一。
- 典故:引用汉章和楚剑、郑武与缁衣等典故,增加了诗的历史感与文化深度。
- 意象: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风云”、“舟楫”等,象征着变化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国家的繁荣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为主线,通过对贤良政治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政局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理想的坚守。
意象分析
- 大君:象征国家的权威与稳定。
- 良佐:象征智慧与正义,贤良的辅佐者。
- 盐梅: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 鹓鹭与鹍鹏:象征追求理想与志向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良佐”指的是: A. 君主
B. 贤臣
C. 士兵 -
“昔陪鹓鹭后”中“鹓鹭”象征: A. 高贵
B. 美好
C. 理想 -
诗的主旨是: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沈佺期与李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沈佺期更注重对大业与政治的描绘,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佺期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