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
不知林邑地,犹隔道明天。
雨露何时及,京华若个边。
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
白话文翻译:
自从听说铜柱的事情,我走到这里已经快一年了。
不知道林邑的地方,与我之间还隔着多远。
雨露何时才能滋润到这里,京城的边缘又在哪里呢?
对你的思念让我的泪水无尽,如同南方的泉水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铜柱:指的是古代的铜制标志物,可能暗指某种地标或象征。
- 林邑:古代地名,今越南一带。
- 雨露何时及: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期望得到雨露滋润。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的是长安,即唐朝的都城。
典故解析:
- 铜柱:在古代文学中,铜柱常用作地理标志,象征着某种远方的期盼。
- 林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常用以指代遥远的他乡,加深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佺期初到驩州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诗中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远方和故土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初达驩州》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首句“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铜柱作为地标,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方向和目的地,却又让他感到孤独与渺小。
在对“林邑”的描述中,诗人以“犹隔道明天”表达了对于距离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后面的“雨露何时及,京华若个边”中愈发明显,诗人希望能得到滋润,寄托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情感达到高潮,泪水与泉水的比喻,既表现了思念的深重,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精致,情感真挚而强烈,展现了沈佺期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自从听说铜柱的事情,我已经走了快一年,表现了旅行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
- 不知林邑地,犹隔道明天:不知道林邑的距离,仿佛隔着无尽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了对故乡的陌生感。
- 雨露何时及,京华若个边:在思念的同时,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渴望得到滋润。
- 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思念的泪水如同南方泉水般无尽,表露了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之泪比作泉水,形象生动地表达情感。
- 对仗:首句与后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使得诗歌更具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铜柱:象征方向与归属。
- 林邑:代表他乡,增加思乡的情感。
- 雨露:象征滋润与希望。
- 泪水:内心情感的抒发,代表思念的深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初达驩州》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沈佺期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林邑”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中国北方
- B. 越南
- C. 日本
- D. 韩国
-
“思君无限泪”中“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忧愁
- D. 愤怒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沈佺期的《初达驩州》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沈佺期的诗在描写旅途的艰辛上更为细腻,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月夜带来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