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和《兰当词》》
时间: 2025-01-01 12:0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和《兰当词》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
傍画屏猩色,龙须锦褥,天未寒时。
疏帘掩映,舒云卷雨,来共枰棋。
细浪龙鳞,还带得斑斑红泪,凉沁冰肌。
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
算绿玉筼筜最好,莫铺蕉叶,休织桃枝。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张红色的床,床上的软垫如碧色的琉璃,给了美丽的湘娥,她纤细的手在轻轻弄动着明亮的涟漪。五月的夜晚清凉而无汗,水晶做的双枕让人感到舒适,杏色的单衣显得恰到好处。身旁是猩红色的画屏,上面铺着龙须锦缎的被褥,天还未冷。
疏落的帘子遮掩着,轻柔的云卷着雨水,来一起下棋吧。细细的浪花如龙鳞般闪烁,还带着点点红色的泪水,凉意沁入肌肤。银色的缸子照亮了梦境,梦见你描绘的浅山秋眉。
最好的还是那绿色玉石的筼筜,不要铺设蕉叶,也不要织造桃枝。
注释
- 湘簟:指湘江的席子,象征着江南水乡的清凉和柔美。
- 玉貌湘娥:形容女子的美貌,湘娥指水里的美人。
- 明漪:清澈的涟漪,象征水的柔美。
- 水晶双枕:用水晶做的枕头,寓意清凉舒适。
- 龙须锦褥:用龙须纹样的锦缎做的被褥,华美而温暖。
- 绿玉筼筜:指竹制的筼筜,绿色的玉石象征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和女性美,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聚集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展现了一幅清丽的夜景图,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开头的“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不仅展现了床的颜色和材质,也以此引入了美丽的女子形象,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五月夜晚的清凉与舒适,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清风拂面、心旷神怡的美好感觉。
诗中频繁使用自然元素,如“细浪龙鳞”、“凉沁冰肌”,不仅丰富了意象,也加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尤其是“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用梦境来表达情感,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柔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的细腻感受,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描绘床的颜色和材质,体现出柔美的生活环境。
- “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引入湘娥形象,表现女子的优雅与灵动。
-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展现夏夜的清凉,增加生活的惬意。
- “傍画屏猩色,龙须锦褥,天未寒时”:营造出温馨的居家环境。
- “疏帘掩映,舒云卷雨,来共枰棋”:邀请共度时光,增添生活乐趣。
- “细浪龙鳞,还带得斑斑红泪,凉沁冰肌”:细腻的描写,突显水的清凉与美丽。
- “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用梦境表达情感,增添诗的层次感。
- “算绿玉筼筜最好,莫铺蕉叶,休织桃枝”:表达对简约、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浪龙鳞”,将浪花比作龙鳞,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如“明漪”,赋予水波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疏帘掩映,舒云卷雨”,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和生活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床:象征温暖与舒适。
- 湘娥:代表美丽与优雅。
- 水晶双枕:象征清凉与惬意。
- 龙须锦褥:代表华丽与温暖。
- 银缸:象征梦境与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樊增祥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五月”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炎热
B. 清凉
C. 寒冷
D. 暴雨 -
诗中描绘的“龙须锦褥”用来形容什么? A. 被褥的华丽
B. 江南的风景
C. 女子的美丽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樊增祥的《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更多地描绘了生活的细节与情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