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修箫谱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2:1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题:月底修箫谱二首 其一
作者:史承谦 〔清代〕
径萦回,山荦确,何处逗红萼?
东野穷愁,位置在云壑。
多应想像芳游,闲中设色。
聊快意,玉鞭金络。
恍如昨。
几回把酒论交,萍梗共漂泊。
太息匆匆,丁令已成鹤。
如今闻笛伤心,看花惹恨,
只沉痛,斯人难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水之间徘徊的情景,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快乐时光。诗的开头提到山路蜿蜒,山石坚硬,令人不禁想起那盛开的红花。作者感到内心的忧愁,似乎处于云雾缭绕的深谷之中,心中怀念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日子,悠闲地描绘出那情景。虽然借酒消愁,似乎能稍稍快意,但转眼之间,往事如烟,自己与友人早已各分东西。时间匆匆流逝,往昔的欢聚已成追忆。如今听到笛声,感到伤感,看花却引发了怨恨,心中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已无与斯人再相聚的可能。
注释
- 径萦回:小路蜿蜒环绕。
- 山荦确:山石坚硬而确实。
- 红萼:指盛开的红花,蕴含着美好。
- 东野穷愁:东边的原野充满了愁苦。
- 云壑:云雾环绕的山谷。
- 玉鞭金络:比喻美好的景象。
- 丁令已成鹤:指友人已去世,成了不再相聚的遗憾。
- 闻笛伤心,看花惹恨:听到笛声令人伤感,看花又引发不幸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交织于心,写作本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史承谦的《月底修箫谱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怀古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开头部分通过“径萦回,山荦确”描绘出蜿蜒的小路和坚硬的山石,暗示了人生路途的曲折与艰难。接着“何处逗红萼”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红花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
在感情的推进中,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交融,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诗中“东野穷愁,位置在云壑”显示出诗人的忧愁与孤独,进一步引发对友谊的追忆。诗的最后几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笛声与花影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反映了对友人失去的深切痛苦。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史承谦深厚的情感与出色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径萦回,山荦确,何处逗红萼?
- 描绘了蜿蜒的小路和坚硬的山石,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坚韧,暗示人生的曲折。提问“何处逗红萼”引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东野穷愁,位置在云壑。
- 表现内心的忧愁,东边的原野充满了愁苦,隐喻着生活的困境。
-
多应想像芳游,闲中设色。
- 反映出对过去游玩的怀念和悠闲时光的向往。
-
聊快意,玉鞭金络。
- 表达借酒消愁的快意,但“聊”字更显得无奈。
-
恍如昨。
- 提醒人们时间的无情,曾经的美好似乎就在昨天。
-
几回把酒论交,萍梗共漂泊。
- 回忆与友人共饮的时光,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太息匆匆,丁令已成鹤。
- 感叹时间的流逝,友人已去世,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
如今闻笛伤心,看花惹恨,只沉痛,斯人难作。
- 听到笛声令人伤感,看花则激起怨恨,最终只剩下无尽的痛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径萦回,山荦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丁令已成鹤”,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的离去。
- 拟人:如“闻笛伤心,看花惹恨”,将情感寄托于事物,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通过对友谊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思恋,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痛苦。
意象分析
- 径:象征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
- 山荦:象征坚韧与不屈。
- 红萼:象征美好、快乐的时光。
- 笛声:引发对友人的思念与伤感。
- 花:象征美丽与短暂,亦引发怨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小路是怎样的?
- A. 直的
- B. 蜿蜒的
- C. 平坦的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深切怀念
- C. 轻描淡写
-
“丁令已成鹤”中“鹤”是指什么?
- A. 一种鸟
- B. 友人的离去
- C. 自然风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
诗词对比:
- 史承谦与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均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前者更倾向于感伤的情绪,而后者则体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史承谦生平及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