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风。
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
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
喟予不逢辰,足迹道里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天气,周围狂风四起,马儿在萧萧鸣叫,夕阳映照着辽阔的田野。君子守护着宫廷,享受着至乐的圣地。然而,我却感叹未能逢上好的时辰,脚步在道路上显得沉重。
注释:
- 天旱:天空干旱,无雨。
- 狂风:猛烈的风。
- 萧萧:形容马鸣声,或指风声。
- 班马:指班驳的马,可能暗指疲惫的旅马。
- 君子:指高尚的人,可能是指官员。
- 宫廷:指皇宫。
- 至乐圣所:形容最快乐的地方。
- 喟予:感叹,表示感慨。
- 不逢辰:未能遇到好时光。
- 足迹道里重:形容行路艰辛,脚步沉重。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君子守宫廷”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中士大夫阶层的描绘,他们在朝廷中守护国家,而“至乐圣所”则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与中国古代士人追求政治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矛盾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文恭,号志道,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旱的特殊时期,反映出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机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曹州道中二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在干旱和狂风的恶劣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通过“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风”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接着“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则通过马鸣与落日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可见,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喟予不逢辰,足迹道里重”则显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失落与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传达出了一种悲凉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风:描写了长时间的干旱和强烈的风,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氛围。
- 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通过“萧萧班马鸣”传达了自然的声音,落日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 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君子指代有德行的人,他们守护着国家的安宁和理想中的快乐生活。
- 喟予不逢辰,足迹道里重:诗人感叹自己未能遇上好时光,步履沉重,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萧萧班马鸣”,将马的叫声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形成整齐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落日、狂风、班马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天旱:象征困境与绝望。
- 狂风:代表外部环境的不安定。
- 班马:象征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雨
B. 狂风
C. 雪
D. 霜 -
“君子守宫廷”中“君子”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士大夫
C. 商人
D. 农民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积极向上
C. 感慨无奈
D. 宽容大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但情感更加沉重,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