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花阴
作者: 于懿 〔清代〕
梳裹登楼春起早。新绿池塘草。日日误寻芳,细雨丝风,断续何时了。商量半臂铺绵少。花勒微寒峭。卦里问归期,越是多情,越是多烦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梳理着头发,登上楼去,看到池塘中新绿的草。每天都想出去寻找花香,但细细的雨丝和微风使这种寻芳的心情断断续续,令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心中商量着铺开绵被却觉得太少,花朵在微寒中显得有些峭拔。在卦象中询问归期,越是多情的人,心中的烦恼就越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梳裹: 梳理和整理。
- 新绿: 新生的绿色植物,象征春天的生机。
- 误寻芳: 错误地寻找花香,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
- 细雨丝风: 细雨和微风,用以渲染春天的气息。
- 商量: 心中思考、斟酌。
- 卦里问归期: 通过卦象来询问归来的时间,体现出对未来的期盼和不安。
典故解析:
卦象在古代常用来占卜,诗人在此处提到“卦里问归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情感的焦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懿,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她的作品风格清新隽永,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创作背景:
“醉花阴”是表现春天的诗作,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然而诗中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爱情和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醉花阴》是清代女诗人于懿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烦恼相交织的情感。诗的开篇“梳裹登楼春起早”,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清新。而接下来的“新绿池塘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
然而,尽管春天的景色令人陶醉,诗人却在“日日误寻芳”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细雨和微风的描写,既是对春天气候的真实反映,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不安。在“商量半臂铺绵少”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温暖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却又让她感到不足。
最后,诗人通过“卦里问归期”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归期的不确定,以及情感上的困惑。全诗在对比中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在春意盎然中透出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梳裹登楼春起早: 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早起梳理头发,准备欣赏春日的美景。
- 新绿池塘草: 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池塘边新长出的绿草,生机勃勃。
- 日日误寻芳: 每天都想去寻找花香,却常常受到细雨和风的影响而无法如愿。
- 细雨丝风,断续何时了: 细雨和微风交错不断,诗人对这种状态感到迷茫。
- 商量半臂铺绵少: 心中思考,铺开绵被却觉得不足,暗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 花勒微寒峭: 花朵在寒风中显得冷峻,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冷漠。
- 卦里问归期: 通过卦象来询问归期,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
- 越是多情,越是多烦恼: 多情的人往往承受更多的烦恼,揭示了感情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细雨丝风”中的“丝”字形象地比喻细雨如丝。
- 拟人: “花勒微寒峭”使花朵具有人性,传达出一种情感的冷漠。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情感的萌动。
- 细雨: 代表柔情与细腻,同时也暗示着情感的困扰。
- 池塘: 作为自然景观,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花: 象征着美好与爱情,然而在微寒中又显得稍显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绿池塘草”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
诗人通过“卦里问归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不安
C. 愤怒
D. 平静 -
“越是多情,越是多烦恼”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多情的人会更快乐
B. 多情会带来更多烦恼
C. 多情没有任何影响
D. 多情只在春天
答案:
- C. 春季
- B. 无奈与不安
- B. 多情会带来更多烦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于懿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情感,而陆游则在秋天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