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时间: 2025-01-17 10:24:10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筝透,风琢玉山攲。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悉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後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筝透,风琢玉山攲。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悉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白话文翻译:

雪后已经十天了,天气渐渐变暖,但雪依然没有融化。
地面冻得坚硬,雪在上面堆得很高,屋檐上结出来的冰挂都垂下来。
阳光透过银色的云彩洒下,风雕刻着倾斜的玉山。
今晨的温暖还差一点,寒冷的气息仍未完全退去。
只要阳光一出来,雪就会全部消融,留下的只有我吟唱时的胡须。

注释:

字词注释:

  • :屋檐,指房屋的边缘部分。
  • 冰倒垂:冰挂垂下来,形容结冰的状态。
  • 银筝:指银色的云彩,形象地比喻天上的云。
  • :雕刻、修饰。
  • :胡须,诗中指吟唱时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石州,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是“江南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雪后,反映了冬季渐渐过去,春天即将来临的季节变化。雪虽未融,但温暖的阳光已经开始显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雪后十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冬季向春季过渡的微妙变化。首句“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通过对地面坚硬的雪和屋檐冰挂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静谧的冬日氛围。接着,“日穿银筝透,风琢玉山攲”通过对光线和风的描绘,表现了冬日阳光的温暖和风的柔和,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寒冷的冬季,阳光依然存在着一种温暖的希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表达了春天的迟到,尽管阳光已经洒下,但温暖尚未完全到来,寒冷依然残留。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中提到“生悉便销去”,更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思索,暗示着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唯有诗歌的吟唱伴随着一生的存在。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细腻,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冬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流逝的哲思,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冻雪起立:地面因寒冷而结冰,雪在地面上形成了高高的积雪。
  2. 檐生冰倒垂:屋檐下结成的冰挂垂下来,映衬出冬季的寒冷。
  3. 日穿银筝透:阳光透过银色的云彩,洒下光辉,象征着温暖的来临。
  4. 风琢玉山攲:风像雕刻师一样,轻轻修饰着倾斜的山,展现出自然的美。
  5. 今晓还差暖:今晨的温暖还不够,寒冷仍然在。
  6. 清寒退尚迟:寒冷的天气未能完全退去,春天的气息尚未到来。
  7. 生悉便销去:生命的事物很快就会消失,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8. 将底伴吟髭:留下的只有吟唱时的胡须,暗示着诗歌与生命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日穿银筝透”形象地描绘了阳光洒下的情景。
  • 拟人:将风比作雕刻师,赋予自然以人的特性,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增强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景象,表达了冬季的冷清与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变化和生命流逝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孤寂,也代表着冬季的结束。
  • 冰挂:象征着冬天的冷酷与静谧。
  • 阳光:代表着温暖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与季节的更替密切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对冬季的怀念
    C. 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D. 对自然的赞美

  2. “日穿银筝透”中“银筝”指的是什么?
    A. 雪
    B. 太阳
    C. 云彩
    D. 山

  3. 诗中提到的“檐生冰倒垂”形容的是哪种现象?
    A. 夏天的阳光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冰挂
    D. 春天的花开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王维:杨万里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自然景象,注重细节;而王维的诗则常常融入哲理,表现出更深的思考。例如王维的《鹿柴》通过自然景象表现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相关网络文献和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