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叶黄》
时间: 2025-01-04 08:0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豆叶黄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蒹葭苍,豆叶黄。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彊。
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豆叶黄,野离离。
鼠窟之,兔入畦。豕母从豚儿,豕啼豚咿咿,衔角复衔萁。
豆叶黄,谷又熟。翁媪衰,餔糜粥。
豆叶黄,叶黄不独豆。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
豆叶黄,穰穰何膴膴。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
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芦苇青青,豆叶已黄。南村看不到山冈,北村却有十顷的良田。
东边的家车满了粮箱,西边的家还没开始收割。豆叶黄,田野离离。
老鼠窝里,兔子跑进田畦。母猪跟着小猪,母猪在啼叫,小猪咿咿地叫,衔着豆秧和豆荚。
豆叶黄,谷子也熟了。老翁老太衰老,正在吃粥。
豆叶黄,豆叶的黄并不仅仅是豆。白黍可以酿酒,瓠瓜与大枣红皱。
豆叶黄,田野丰硕何其丰盈。手持镰刀的妇人健壮,壮汉们又往哪里去了呢?
官家教导弓刀,要你去杀贼。
注释:
字词注释:
- 蒹葭:芦苇。
- 豆叶:豆类植物的叶子。
- 冈:山冈。
- 彊:强壮、肥沃。
- 野离离:田野茂密的样子。
- 鼠窟、兔入畦:描绘田间生物的活动。
- 豕:猪。
- 衰:衰老。
- 餔糜粥:吃稀粥。
- 穰穰:丰盈、丰裕。
典故解析:
诗中大量描写农田的景象,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的关系。豆叶、白黍等都是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5-1129),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常用细腻的描写表现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豆叶黄》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繁忙时期,诗中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表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希望。
诗歌鉴赏:
《豆叶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诗人以“豆叶黄”为线索,串联起农村的四季变化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开头两句“蒹葭苍,豆叶黄”轻松勾勒出田野的自然景象,接着通过对南北村庄的对比,展示了农村的繁忙与生机。诗中对动物的描绘,生动而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的循环。
中间部分则通过对老翁老太的描写,反映出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农村生活的真实与朴素。最后,诗人提到“官家教弓刀”,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隐喻,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乱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农田的丰收与生活的同时,流露出一种隐忧,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蒹葭苍,豆叶黄:描写初秋的自然景象,色彩对比鲜明。
- 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彊:南边村庄显得荒凉,北边则土地肥沃,反映出农村的多样性。
- 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表现农村收获的忙碌与不平衡。
- 豆叶黄,野离离:强调了田野的茂盛与生机。
- 鼠窟之,兔入畦:描绘自然生态的和谐。
- 豆叶黄,谷又熟:丰收的喜悦。
- 翁媪衰,餔糜粥:反映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
- 豆叶黄,叶黄不独豆:表达了生活的多样性。
- 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描绘乡村食物的丰盛。
- 豆叶黄,穰穰何膴膴:强调收成的丰盈。
- 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描写农村妇女的坚韧与男性的外出。
- 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隐喻社会动荡,反映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豆叶黄”隐喻丰收的季节。
- 拟人:对动物的描写让生态充满生气。
- 对仗:如“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既有对自然丰收的赞美,也隐含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豆叶:象征丰收与希望。
- 芦苇:象征自然与生命。
- 老翁、老太:象征岁月与生活的艰辛。
- 弓刀:象征暴力与社会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豆叶黄》的开头描写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绿树成荫
B. 芦苇青青,豆叶黄
C. 白雪皑皑 -
诗中提到的“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反映了什么?
A. 生活富裕
B. 农村收割的忙碌与不平衡
C. 动乱不安 -
诗中“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暗示了什么?
A. 农民的生活富足
B. 社会动荡与战乱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晁补之的《豆叶黄》更注重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自由的渴望。两首诗歌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情感的宣泄,后者则在细节中展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