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5-01-01 15:25: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
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
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
奴儿。又有行期。
你去即无妨我共谁。
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
地角天涯,我随君去。
掘井为盟无改移。
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的情感。诗人将自己身心俱疲的烦恼归于对爱的渴望,仿佛天也能感知他的痛苦。诗中提到每次相见的恨意,尽管努力想靠近,但总是无法如愿。镜子里的花和水中的月,都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随着时间推移,诗人愈发憔悴,感叹爱人身姿的消减。即使面前有许多人,但心中依旧空虚,无法抵挡分离的痛苦。他愿意随爱人远走天涯,誓言不变,然而,他希望爱人能事先做些安排,而不是临时起意。
注释
- 拈花: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捉月:意指追求难以企及的理想或目标。
- 憔悴:形容因思念而显得憔悴、消瘦。
- 玉瘦香肌:形容爱人的美貌和娇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经历离别之时,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的情怀和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沁园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深厚的思念与离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爱人无尽的眷恋。诗中“镜里拈花,水中捉月”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却是遥不可及的,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节奏流畅,情感真挚,刻画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黄庭坚在诗中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深情,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既想靠近又无法触及的无奈与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烦恼,仿佛连上天也知道他的苦楚。
- 恨一回相见:每次见面都令人怅惘与心痛。
- 未能偎倚,早觅东西:尽管渴望亲近,却总是无缘。
- 镜里拈花,水中捉月:比喻追求美好但难以实现的理想。
- 添憔悴,镇花销翠减:因思念而日渐憔悴,爱人的美貌似乎也因离别而减退。
- 奴儿。又有行期:提及即将分别之事,表达无奈。
- 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即使身边有人,内心仍觉得空虚。
- 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无论多远都愿意随爱人而去。
- 掘井为盟无改移:誓言永不改变,表达对爱情的忠诚。
- 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希望爱人能有计划,不要等到临时才决定。
修辞手法
- 比喻:镜花水月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对仗:如“添憔悴,镇花销翠减”具有整齐的对称感。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事物,加深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交织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对自我和对美好事物的反思。
- 水:代表流动的时间与无常。
- 花:象征美丽与脆弱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镜里拈花,水中捉月”意指什么?
- A. 追求爱情
- B. 追求美好事物
- C. 追求财富
- D. 追求名声
-
诗人愿意“随君去”,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离别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爱情的忠诚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忠诚与承诺,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伤感。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黄庭坚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