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 毛滂 〔宋代〕
钗上燕犹寒,胜里红偏小。
恰有尔多春,不许群花笑。
酒面粉酥融,香袖金泥罩。
芳意已潜通,残雪犹相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钗子上的燕子仍然感到寒冷,胜地的红花却显得特别娇小。恰好有你在这多春的时节,群花都不敢欢笑。酒面上的粉酥已融化,香袖上洒满了金色的泥。芳香的意蕴已悄然传达,残存的雪花仍然相互辉映。
注释
- 钗:一种古代女性佩戴的饰物,用于固定发髻。
- 燕犹寒:燕子尚且感到寒冷,暗示春天来临但气温依然不够温暖。
- 胜里红偏小:胜地指风景优美的地方,红花在这样的地方显得格外娇小。
- 尔多春:你在此多春的日子里。
- 酒面粉酥融:酒面上的粉酥化开了,形容饮酒的愉悦。
- 香袖金泥罩:香袖上沾染着金色的泥,表现出高贵与雅致。
- 芳意已潜通:花香的情意已经悄然传达。
- 残雪犹相照:残留的雪花仍在映衬这一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临川,宋代词人,生于晚唐,卒年不详。他以清丽秀雅的词风著称,广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生查子》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墨客对花鸟春景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诗人内心对春天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花卉的美丽,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开头两句以“钗上燕犹寒”引入,传达出春天尚未完全温暖的意象,通过燕子与红花的对比,暗示了春的迟缓和对美的期待。而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感,酒与香袖的描写带有一种生活的雅致与浪漫,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生动的春日气氛。最后两句回归到自然的和谐,芳香与残雪的交织,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钗上燕犹寒:描绘春天的初始,燕子在寒冷中仍显得柔弱。
- 胜里红偏小:花朵在胜地中显得娇小,暗含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恰有尔多春:正值春天,暗示诗人对春的期盼。
- 不许群花笑:即使春天来临,花儿也不敢欢笑,暗示春的微寒。
- 酒面粉酥融:描写饮酒的愉悦,表现生活的细腻。
- 香袖金泥罩:展现了高雅的生活氛围。
- 芳意已潜通:花香的情感已经在悄然传达。
- 残雪犹相照:残雪映照着春天的美丽,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钗上燕”来暗示春的寒冷。
- 拟人:花儿不敢欢笑,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蕴含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象征春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红花:美丽与娇嫩,代表生命的美好。
- 酒:生活的享受与欢乐。
- 香袖:高贵与典雅的象征。
- 残雪:过去的痕迹,象征着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生查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毛滂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钗上燕犹寒”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春天温暖
B) 春天尚寒
C) 冬天来临
D) 夏天炎热 -
“酒面粉酥融”中的“粉酥”是指什么? A) 红花
B) 酒的泡沫
C) 食物的香气
D) 饮酒的愉悦
答案:
- B) 毛滂
- B) 春天尚寒
- D) 饮酒的愉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贺铸的《青门引》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毛滂的《生查子》更多地着眼于春天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流露。在意象上,李清照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而毛滂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对生活与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选:宋代词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