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仲觉三首》

时间: 2024-09-19 22:11:17

月淡犹明树,霜严不剩云。

天寒一鴈叫,夜半几人闻。

诗只令吾瘦,清聊与子分。

频来仍恨少,此去更离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淡犹明树,霜严不剩云。
天寒一鴈叫,夜半几人闻。
诗只令吾瘦,清聊与子分。
频来仍恨少,此去更离群。

白话文翻译:

月光微弱却依然照亮了树木,严寒的霜冻使得天空不再有云彩。天冷时有一只大雁叫唤,半夜里又有几人能听见呢?诗歌只让我感到瘦弱,与朋友聊聊天也好。常常来访却觉得时间少,此次离开更是让我感到孤单。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淡:月光微弱。
  • 犹明:仍然明亮。
  • 霜严:霜冻严重。
  • 一鴈:一只大雁。
  • 清聊:清谈,轻松的聊天。
  • :分别,离别。
  • 频来:常常来。
  • 恨少:觉得时间少。
  • 离群:远离群体,孤独。

典故解析:

  • 一鴈叫:大雁是一种迁徙的鸟,古人常用其象征孤独和离别。
  • 清聊:古代文人朋友之间的轻松交谈,常在月下或清晨进行,表示友谊与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冬季,表达了作者在寒冷天气中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景象恰好反映了冬季的凄凉与孤寂。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冬季夜晚的景象。开头两句“月淡犹明树,霜严不剩云”,以月光与霜冻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宁静的氛围。意象中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月光虽然微弱,但却能映照出树影,给人以一丝温暖。

“天寒一鴈叫,夜半几人闻”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夜深人静,只有大雁的叫声回荡在人们的耳边,象征着离别与孤独。诗人用这种意象传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情冷暖的敏感。

后两句“诗只令吾瘦,清聊与子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诗歌的创作虽然使他感到精神的疲惫,但与友人的清谈却是他珍惜的时光。然而,尽管频繁的相聚,时间仍然显得短暂,离别的苦楚使他感到更为孤独。

整首诗在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中,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淡犹明树:月光虽然微弱,但依然能照亮树木,象征着希望。
  • 霜严不剩云:寒霜覆盖一切,连云彩都不复存在,暗示环境的冷清。
  • 天寒一鴈叫:在寒冷的天里,只有大雁在叫,传递出孤独的感觉。
  • 夜半几人闻:夜深人静,只有少数人能听见,强调孤独与寂静。
  • 诗只令吾瘦:创作诗歌使他感到精神疲惫,反映出诗人的敏感。
  • 清聊与子分:与友人聊天是一种慰藉,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频来仍恨少:虽然常来,但相聚的时间仍感到不足。
  • 此去更离群:离别后更加孤独,反映出对友人的依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淡犹明树”和“霜严不剩云”,构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诗歌创作比作一种精神的疲惫,传达出深切的情感。
  • 拟人:大雁的叫声仿佛在诉说诗人的孤独,使景物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友谊的珍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希望。
  • :代表寒冷与凄凉。
  • 大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夜晚:体现孤独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淡犹明树”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明亮的月光
    • B. 树木的影子
    • C. 孤独的感觉
    • D. 温暖的环境
  2. 诗中提到的“清聊”指的是什么?

    • A. 与朋友的聊天
    • B. 写作诗歌
    • C. 学习书法
    • D. 读书
  3. 诗人对频繁的相聚有什么感受?

    • A. 感到开心
    • B. 感到时间少
    • C. 感到无聊
    • D. 感到疲惫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孤独与思念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的情感相似,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来反射内心情感,展现出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