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墨亭
作者:苏轼 〔宋代〕
山阴不见换鹅经,
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
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
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
愿观遗法快沉冥。
白话文翻译:
在山阴看不到《换鹅经》的踪迹,
在京口只听到瘱鹤铭的传说。
那位潇洒的谪仙来到这里担任郡守,
风流的太守为此修建了亭子。
两篇《玉蕊》的诗尘埃刚被洗净,
四体的银钩字迹仍然青翠。
我在池边呆了很久却没有所得,
只愿能看到古人遗留下来的法则,快快沉入冥想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阴:指山的阴面,常有云雾缭绕,意象朦胧。
- 换鹅经:可能指某种古文典籍。
- 京口:指京口镇,古时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
- 潇洒:指洒脱自如的风度。
- 谪仙:被贬谪的神仙,引申为被贬的文人。
- 风流太守:指风趣潇洒的地方官。
- 玉蕊:古代诗文中的一种美称。
- 银钩:形容书法的笔画,意指字迹清秀。
典故解析:
- “潇洒谪仙”是指苏轼自己,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
- “京口空传瘱鹤铭”可能指当时流传的古诗文,暗示文化的传承与流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种体裁,风格洒脱自然,情感真挚。苏轼的生平充满波折,他曾因直言不讳而遭贬,但仍不改其乐观、洒脱的个性。
创作背景: 《宝墨亭》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正值他人生的低谷。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并在此背景下写下了此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对自我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宝墨亭》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洒脱气质与对文化的深厚情感。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山阴的空灵和京口的传说,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和对古人遗法的敬仰。诗中“潇洒谪仙”与“风流太守”的对比,既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前两句通过自然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亭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文化的承载与传承。结尾的“愿观遗法快沉冥”则是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自身境遇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阴不见换鹅经:山阴的空寂使得人无法寻觅古文典籍的踪迹,表现了对文化遗失的惋惜。
- 京口空传瘱鹤铭:在京口只听闻古老的铭文遗迹,暗示对文化的追忆。
- 潇洒谪仙来作郡:自谦地自称为被贬的仙人,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风流太守为开亭:对太守的赞美,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两篇玉蕊尘初涤:诗文的清新与优雅,传递出文化的力量。
- 四体银钩迹尚青:字迹的清晰,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 我久临池无所得:表现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与无奈。
- 愿观遗法快沉冥:渴望面对古人的智慧,以此来解脱自己内心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人比作谪仙,突出其高洁的品格。
- 对仗:如“潇洒谪仙”与“风流太守”,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与文化典籍的结合,深化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哲思与反思。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出苏轼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阴:象征孤独与沉思。
- 京口:象征文化的交汇与流传。
- 亭:象征人文情怀与自然的和谐。
- 玉蕊:象征美好与珍贵的文化遗产。
- 银钩:象征书法艺术的精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宝墨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风流太守”指的是:
A. 曹操
B. 苏轼自己
C. 另一位地方官 -
诗中“愿观遗法快沉冥”的意思是:
A. 希望能看到古文化
B. 希望能快点沉入河中
C. 希望能得到金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展现了他的哲思与自然的结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诗人豪放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的作品,苏轼的《宝墨亭》更注重文化的沉思,而李白的诗则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