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之廿七》
时间: 2025-01-04 09:5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遇·之廿七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白话文翻译
我在清晨从宜都的水边出发,心中怀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但是故乡却无法看到,路途被巫山的阳光隔断。
巫山的彩云已经消失,高高的丘陵在雾霭中显得模糊。
我伫立在这里望了很久,眼泪湿润了我的衣裳。
这不是因为越国的乡愁,而是想起了昔日的楚襄王。
清晨的云彩无处可寻,荆国也早已灭亡。
注释
字词注释:
- 宜都渚:指的是宜都的水边或小岛。
- 浩然:形容心胸开阔,气宇轩昂。
- 巫山阳:巫山的阳光,指光线明亮的地方。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彩。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伫立:静静地站立。
- 涕落:眼泪掉落。
典故解析:
- 楚襄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他的悲剧与兴亡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诗人以此引发对历史的感慨。
- 荆国:指的是另一个古代诸侯国,诗中提及其沦亡,反映了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伯寿,号少白,山西人。他身处盛唐初期,历经多次科举,因循诗歌而名声鹊起。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风格豪放且有深度。
创作背景:
《感遇》系列诗作是陈子昂在经历了科举失意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归属感与无奈。
诗歌鉴赏
《感遇·之廿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诗。开篇以“朝发宜都渚”引入,营造出清晨出发的静谧氛围,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浩荡的江水般汹涌而来。接着,诗人用“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描绘了现实的无奈,巫山成为了他与故乡之间的障碍,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渴望与无能为力。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绪。诗人“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的细腻描写,生动展现了他泪水湿透衣裳的深切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结合,诗人不仅是在怀念故乡,更是在感叹历史的变迁与无常。楚国的灭亡与荆国的沦亡,折射出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兴亡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索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发宜都渚:清晨从宜都的水边出发,描绘出宁静的早晨。
- 浩然思故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
-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故乡在眼前却无法触及,巫山成为了一道阻隔。
-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巫山的彩云消失了,高丘的轮廓也显得模糊不清,增加了孤独感。
-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长时间站立凝望,泪水湿透了衣裳,情感愈加深沉。
-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这份乡愁并非仅仅是对越国的怀念,而是回忆起楚国的历史。
-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清晨的云彩无处可寻,历史的兴衰令人感慨,荆国的灭亡更是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的阳光和云彩的消失,象征着对故乡的失去与时间的流逝。
- 拟人:用“涕落”表现情感的真实与深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韵律感增强,提升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陈子昂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历史沧桑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反映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 故乡:代表诗人心灵的归属,是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巫山:作为现实的阻隔,象征着距离和隔离。
- 彩云:象征美好与渺茫,隐喻着诗人对故乡的梦幻化追忆。
- 泪水:表达了思乡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朝发宜都渚”中“宜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湖北
- C. 四川
- D. 江西
-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阻隔
- B. 美好的回忆
- C. 个人的奋斗
- D. 历史的辉煌
-
“涕落沾衣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清晨出发的意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兄弟的思念与家国情怀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陈子昂的《感遇·之廿七》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陈子昂更侧重于历史感的反思,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 在意象上,陈子昂使用巫山、彩云等自然景象,李白则用月亮、床前明月光,二者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