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六贞固二首》
时间: 2025-01-19 19:10:39意思解释
赠赵六贞固二首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原文展示: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白话文翻译:
在边疆烽火连天,敌人正在追击。
此时边地冷冽,我登上高地思念你。
向东望去是汉京,南山被云雾笼罩。
赤色的龙在阳光下显得灿烂,清澈的苍梧泉水波光粼粼。
往昔琅琊子,耕作时也曾慷慨激昂。
美人难以远望,才子却是前辈贤人。
美好的时光在哪儿呢,白日一再西沉。
我的道心深藏而微弱,神思却不留连。
我能舒展我的情怀于宇宙之间,却无所依托。
蓬莱久已沉没,金石的坚固也只是空谈。
珍宝被短褐所掩,闲坐的琴声依然幽婉。
注释:
- 烽火: 指战火,烽火台用来传递战争消息。
- 塞上: 指边塞地区,通常较为荒凉。
- 良辰: 美好的时光。
- 道心: 指追求道理的心志。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孟郊,唐代诗人,以慷慨激昂的诗风而闻名。他提倡“诗人应有志于国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反映了诗人在边疆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战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疆的烽火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直接将读者带入紧张的边疆情境,而随后的“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则体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下的情感,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的渴望。尤其是“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一句,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思乡与忧国的复杂心理,展现了陈子昂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诗人置身于战火中的紧张情景。
-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边关寒冷,思念朋友的心情愈发浓烈。
-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对历史的回望与对未来的迷惘交织。
-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描绘自然之美,象征理想与现实的美好。
-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对内心理想的坚持与外部世界的疏离。
-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体现对理想的追求,然而无所寄托。
-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理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最后的宁静与孤独感。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蓬莱久芜没”用比喻表达理想的消逝,而“闲琴独婵娟”则通过拟人化手法使琴声更显幽静。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边疆的战争与个人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烽火: 战争与苦难的象征。
- 寒冷: 代表孤独与思念。
- 赤螭: 美好与理想的象征。
- 良辰: 美好时光的流逝。
- 蓬莱: 追求理想与幻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烽火”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
- B) 燃烧的火焰
- C) 烽火台
- D) 灯光
-
“良辰在何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朋友的思念
-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与美好
- C) 历史
- D) 失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子昂与王之涣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祖国和理想的思考,但陈子昂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的哀愁,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