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5:39:35

缃钩碧繶隐轻云,纤纤新月痕。

苔径滑,步香尘,花影弄黄昏。

空忆比肩人,见无因。

藤丝偷罥砑罗裙,暗销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缃钩碧繶隐轻云,
纤纤新月痕。
苔径滑,步香尘,
花影弄黄昏。
空忆比肩人,
见无因。
藤丝偷罥砑罗裙,
暗销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黄昏场景:碧绿的丝带在轻云间隐现,纤细的新月留下淡淡的痕迹。苔藓的小路湿滑,走上去留下香气的尘埃,花影在黄昏的余晖中摇曳。我空自怀念与人并肩而行的情景,却无缘再见。藤蔓轻轻缠绕着我的罗裙,暗自令人销魂。

注释

  • 缃(xiāng)钩:缃色的丝带,缃色是淡黄色。
  • 碧繶:碧色的丝带。
  • 轻云:轻薄的云彩。
  • 纤纤:形容细小、纤细。
  • 新月痕:新月留下的痕迹。
  • 苔径:苔藓覆盖的小路。
  • 香尘:香气的尘埃。
  • 花影:花的影子。
  • 比肩人:并肩而行的人。
  • 藤丝:藤蔓的细丝。
  • 罗裙:轻薄的裙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暗销魂:暗地里令人神魂颠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鸿祚,清代诗人,字肇基,号舜华,江南人。其诗风清丽婉约,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诉衷情二首》是项鸿祚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这首《诉衷情二首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黄昏场景,却在景色的美丽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开篇便以“缃钩碧繶隐轻云”引入,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丽,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新月的痕迹和滑苔的小路,增强了诗歌的柔美感,而“步香尘”则赋予了整个场景一丝生动的气息。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情感状态,空忆比肩人,恰似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渴望。在这片宁静的黄昏中,独自一人,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的感慨。藤丝缠绕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隐喻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纠缠,使人不禁联想到人与人之间那不可言说的情感。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以清新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缃钩碧繶隐轻云:用缃色丝带和碧色丝带来描绘轻云,展现了柔和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纤纤新月痕:细腻的新月痕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追忆。
  • 苔径滑,步香尘:描写了行走在芳香的小路上,突出了一种轻松且幽雅的氛围。
  • 花影弄黄昏:花的影子在黄昏中摇曳,增添了朦胧的美感,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空忆比肩人:表达了对曾经共伴之人的怀念,带有一丝无奈与孤独。
  • 见无因:无缘再见,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思。
  • 藤丝偷罥砑罗裙:藤丝轻轻缠绕,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无形的牵挂。
  • 暗销魂:暗自令人神魂颠倒,突出情感的深邃和无法释怀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藤丝偷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缠。
  • 拟人:花影在黄昏中“弄”,赋予花影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缃钩碧繶”、“苔径滑,步香尘”,提升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爱情的哀怨,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缃钩、碧繶:象征美丽与柔情,营造出诗歌的视觉美感。
  • 新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香尘:寓意美好记忆的留存,带有一种怀旧的氛围。
  • 藤丝:象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的缠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缃钩碧繶隐轻云”中的“缃”字意为: A. 深蓝色
    B. 淡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2.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着: A. 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D. 伤痛

  3. “空忆比肩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与怀念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项鸿祚的《诉衷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更多展现出女性的温柔和细腻,项鸿祚则在景物描写上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沉郁。两者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