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时间: 2025-01-18 09:10:08

已忍春镫倦酒卮。

玉笙吹梦觉,又相思。

殷勤换得几晴丝。

青青柳,辛苦去年枝。

应怨早梅迟。

番风知几信,未成归。

屏山绿不到天涯,蘼芜路,烟景太芳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已忍春镫倦酒卮。
玉笙吹梦觉,又相思。
殷勤换得几晴丝。
青青柳,辛苦去年枝。
应怨早梅迟。
番风知几信,未成归。
屏山绿不到天涯,
蘼芜路,烟景太芳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感到疲倦,酒杯里的酒也喝得厌倦。梦中吹奏的玉笙声让他醒来,心中又生起了思念。殷勤的付出换来了几缕阳光,然而青青的柳树却让他想起了去年辛苦的情景。早梅的迟到让他感到怨恨,西风带来的消息又不知有多少,归期未至。屏山的绿色似乎无法到达天涯,蘼芜路上烟雾缭绕,景色如花般美丽却又令人感伤。

注释

  • 春镫:春天的灯,象征着春夜的温暖与惆怅。
  • 酒卮:酒杯,表示饮酒的场景。
  • 玉笙:一种乐器,象征着优美的音乐与梦境。
  • 晴丝:指温暖的阳光,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青青柳:形容柳树的嫩绿,生机盎然。
  • 番风:指西风,象征着传递的消息。
  • 屏山: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生卒年不详),近代词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小重山》创作于春天,词人通过春天的景象,抒发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但词中却流露出一丝疲惫和惆怅,反映了词人内心的矛盾。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又蕴含了一种深深的惆怅和思念。词的开头便以“已忍春镫倦酒卮”引入,表现出对春夜的疲倦。酒杯的象征不仅仅是饮酒的欢愉,更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紧接着“玉笙吹梦觉,又相思”,乐器的声音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思念,展现了音乐与梦境的结合。词中反复提到的柳树,既是春天的象征,又是对去年情感的追忆,这种对比使得词人情感的深度愈加凸显。

“应怨早梅迟”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怨恨,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渴望而未能如愿的失落感。最后以“屏山绿不到天涯,蘼芜路,烟景太芳菲”收尾,构建了一个美丽却略显孤寂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美好并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忍春镫倦酒卮:词人感到春天的夜晚已经厌倦了饮酒,流露出一种疲惫的情感。
  2. 玉笙吹梦觉,又相思:梦中玉笙的音乐唤醒了思念,表明内心的孤独。
  3. 殷勤换得几晴丝:词人通过热心的付出换来了几缕阳光,象征着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
  4. 青青柳,辛苦去年枝:柳树的绿意唤起了对过去的思考,感叹去年的辛苦经历。
  5. 应怨早梅迟:暗示对春天早梅的怨恨,反映出词人对时间的感慨。
  6. 番风知几信,未成归:西风带来的消息不知有多少,表达了归期未至的焦急。
  7. 屏山绿不到天涯:屏山的绿色象征着美好,却又无法到达遥远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无奈。
  8. 蘼芜路,烟景太芳菲: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却又令人感到一丝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 拟人:通过“玉笙吹梦”让乐器具有了感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美好与内心孤独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镫:象征春天的温暖。
  • 酒卮:暗示饮酒的欢乐和无奈。
  • 玉笙:音乐的象征,表达情感。
  • 青青柳:生命的复苏与过往的思念。
  • 屏山:遥远的美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玉笙”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饮品
    • C. 一种花卉
  2. 词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疲倦与惆怅
    • C. 不在意
  3. “应怨早梅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梅花的喜爱
    • B. 对春天迟来的不满
    • C.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念。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小重山》与《如梦令》
    •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但《小重山》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的追忆,而《如梦令》则更注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珍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词曲的美与情》研究
  • 《赵尊岳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