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时间: 2024-09-19 21:14:52

还乡吴语熟,伏枕越吟悲。

接客寒温简,过邻几杖随。

独嗟亲旧少,不觉岁时移。

陌上人争看,风欹白接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乡吴语熟,伏枕越吟悲。
接客寒温简,过邻几杖随。
独嗟亲旧少,不觉岁时移。
陌上人争看,风欹白接篱。

白话文翻译

回到故乡,吴语已经熟悉,夜里在枕边低吟越歌,感到悲伤。招待客人时,寒暄的寒温简短,偶尔经过邻居,手里拄着几根杖。独自感慨,亲朋旧友已少,不知不觉中岁月流逝。路旁的人都在打量,微风吹动白色的篱笆。

注释

  • 吴语:指江南一带的方言,诗人回到家乡,感到亲切。
  • 越吟:指的是越地的歌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 寒温简:形容接待客人的寒暄很简短。
  • :指拄杖,象征年老或行走不便。
  • 岁时移:指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 陌上人争看:意思是路上的人们在关注诗人,表现出他在故乡的引人注目。
  • 风欹白接篱:形容风吹动白色的篱笆,营造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曾多次参加科举,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理想,但其诗词作品却流传千古。其作品常以抒发爱国情怀、怀古伤今、个人遭遇为主题。

创作背景

《即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之际。诗中表现了对亲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他在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失意后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即事》是陆游晚期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情感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首句“还乡吴语熟”便道出了诗人回归故土后的亲切感,吴语的熟悉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接下来的“伏枕越吟悲”则流露出他对昔日生活的感怀,越吟的悲情与吴语的亲切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在“接客寒温简”中,诗人通过简化的寒暄,表现出自己在故乡生活的孤独与冷清,似乎与他人疏离。同时,“过邻几杖随”暗示了年岁的增长与身边亲友的减少,诗人的感慨与无奈显而易见。

最后两句“陌上人争看,风欹白接篱”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人们的好奇,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时光的流逝与人情的冷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对故乡、对人生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还乡吴语熟:回到家乡,已经熟悉了吴地的方言,表示诗人对故乡的亲切感。
  2. 伏枕越吟悲:夜晚在枕边吟唱越地的歌曲,感到悲伤,表现出对故乡的怀念。
  3. 接客寒温简:招待客人时的寒暄简单,反映出生活的冷淡。
  4. 过邻几杖随:经过邻居时,手里拄着几根杖,暗示年纪渐长,人生孤独。
  5. 独嗟亲旧少:独自感叹,亲朋好友已然稀少,感受到岁月无情。
  6. 不觉岁时移:不知不觉中时光已流逝,表达对时光的无奈。
  7. 陌上人争看:路上的人们在打量,表现出诗人已引起他人的关注。
  8. 风欹白接篱:微风吹动白色的篱笆,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气氛。

修辞手法

  • 对比:吴语的熟悉与越吟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
  • 意象:通过“杖”、“白接篱”等意象,描绘出诗人生活的孤独与宁静。
  • 拟人:如“风欹白接篱”,使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以及对亲朋旧友的怀念。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乡情和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语:象征故乡的亲切与温暖。
  • 越吟:代表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感伤。
  • :象征年岁增长与孤独的生活。
  • 白接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回到故乡后,感受到什么? A. 生疏
    B. 亲切
    C. 失落
    D. 迷茫

  2. “接客寒温简”中“寒温”指的是什么? A. 天气
    B. 客人
    C. 寒暄
    D.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杖”象征着什么? A. 年龄
    B. 财富
    C. 朋友
    D. 努力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