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毫不受俗尘侵,
随处悠然一散襟。
天际挂虹初断雨,
云头翳日又成阴。
引泉北涧长浇竹,
拂榻西窗自斫琴。
药石扫空身便健,
始知万事要无心。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细微之处不会受到世俗尘埃的侵扰,
在任何地方都能悠然自得地放松心情。
天边的彩虹刚刚在雨中显现,
云层遮住了阳光,又变得阴暗。
在北边的山涧引泉水,长久地浇灌着竹子,
在西窗下轻拂着琴弦,自得其乐。
药石清空了体内的杂质,身体便健壮如初,
这时才明白,所有的事情都要无所挂碍,心无牵挂。
注释:
- 秋毫:指秋天细小的毛,借指细微之处。
- 俗尘:世俗的尘埃,代表世俗的烦扰和琐事。
- 悠然:安闲自得的样子。
- 虹: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
- 拂榻:轻轻拂动琴弦的动作。
- 药石:比喻药物和石头,象征修身养性。
- 无心:无所执念,心中清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军事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与金朝的战争,诗作多表达爱国情怀及个人情感。其作品以豪放、忧国忧民著称,兼具抒情与叙事。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秋季,诗人借秋天的景象抒发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他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诗歌鉴赏:
陆游的《秋思》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开篇以“秋毫不受俗尘侵”点明主题,诗人虽身处世俗,却选择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他在自然中找到了自我,体现了“随处悠然一散襟”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天际挂虹初断雨,云头翳日又成阴”描绘了秋天变幻的天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无常。诗人利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宁静与清净,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但内心的安宁才是最重要的。
“引泉北涧长浇竹,拂榻西窗自斫琴”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实践,浇灌竹子与斫琴的意象,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显示了他在艺术与自然中找到的乐趣。
最后,诗人总结道“药石扫空身便健,始知万事要无心”,揭示了心境的变化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无心则无虑,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毫不受俗尘侵”:秋日的细微之处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 “随处悠然一散襟”: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能保持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 “天际挂虹初断雨”:天边出现的彩虹,是在雨后显现的美好景象。
- “云头翳日又成阴”:云层遮住阳光,天气又转阴暗。
- “引泉北涧长浇竹”:在北边的山涧引水来长久灌溉竹子。
- “拂榻西窗自斫琴”:在西窗下轻拂琴弦,自得其乐。
- “药石扫空身便健”:通过药物与石头的调理,身体变得健康。
- “始知万事要无心”:终于明白,所有的事情都要心无挂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的细节比作自然的秋毫,强调生活的细腻与珍贵。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的景象(虹、云、泉、竹、琴)作为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全诗以秋天的景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平和,强调了无心无虑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秋毫:象征细微之处,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观察。
- 彩虹与云:象征美好的希望与人生的无常,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 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雅,表现诗人高洁的品格。
- 琴:象征艺术生活,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毫”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阳光
B. 秋天的细微之处
C. 秋天的颜色
D. 秋天的风 -
诗人认为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才能享受生活?
A. 有心
B. 无心
C. 忧虑
D. 忙碌 -
诗中“引泉北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依赖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他人的妒忌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秋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世俗的超然与内心的宁静,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多了份淡然与超脱,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