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赣州推厅新创池亭、画桥,时宴其中,今小春舞。小春乃吾家小妓也)》

时间: 2025-01-01 15:12:41

池亭小,帘幕初下,散飞岛鹜。

乍风约云开,遥障几眉横绿。

画桥架月,映四岸、垂杨遮屋。

绕翠栏满槛,尽是新栽花竹。

风送荷香,凉生冰簟,岂畏炎燠。

便催唤双成,看舞相时丽曲。

及瓜虽近,要娱我目。

教后人行乐,亦非吾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亭小,帘幕初下,散飞岛鹜。乍风约云开,遥障几眉横绿。画桥架月,映四岸垂杨遮屋。绕翠栏满槛,尽是新栽花竹。风送荷香,凉生冰簟,岂畏炎燠。便催唤双成,看舞相时丽曲。及瓜虽近,要娱我目。教后人行乐,亦非吾独。

白话文翻译:

小小的池亭,帘幕刚刚落下,湖中散飞的岛鹜在水面上游弋。忽然间,微风吹来,云开雾散,远处的青山似眉似柳,横亘在绿色的天际。画桥横跨水面,映照着四周垂柳遮住的房屋。翠绿的栏杆围绕着,满是新栽的花竹。微风送来荷花的香气,凉风之下,我在冰凉的席子上,怎能畏惧酷暑。于是我召唤双成,一起欣赏优美的舞蹈和音乐。即便瓜果虽近,也只想娱乐我的眼睛。教导后人享乐,何尝只是我一个人?

注释:

  • 池亭小:指池塘边的小亭子。
  • 帘幕初下:刚刚拉下帷幕,暗示有一种静谧的氛围。
  • 散飞岛鹜:湖中有飞翔的水鸟,岛鹜即水鸟的意思。
  • 乍风约云开:突然的微风吹来,云雾散去。
  • 画桥架月:画似的桥横跨在水面,宛如在月光下。
  • 风送荷香:风中送来了荷花的芬芳。
  • 凉生冰簟:凉意沁入冰冷的席子,表示环境的清凉。
  • 及瓜虽近:即便瓜果就在眼前,仍然想要欣赏美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画桥”、“垂杨”等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中,象征着优美的自然景致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常常在描写闲适生活时出现,展示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泽民,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清新自然、描绘生活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宴会场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情趣。

诗歌鉴赏:

《蕙兰芳》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的诗,诗人通过对池亭、荷香、舞曲等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展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情趣。小亭的幽静、画桥的优美、荷香的清新,无不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最后提到“教后人行乐”,更是点明了其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享受生活的价值,鼓励后人珍惜当下,追求欢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亭小,帘幕初下:设定了一种安静的环境,营造诗意。
  • 散飞岛鹜:引入自然元素,增加诗的生动性。
  • 乍风约云开:描绘气候变化,象征春的生机。
  • 遥障几眉横绿:远山如眉,增添了景深。
  • 画桥架月:桥的优美与月的映衬,提升了画面美感。
  • 绕翠栏满槛:栏杆与花竹的围绕,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 风送荷香:香气的描写,增加了感官体验。
  • 凉生冰簟:强调环境的清凉,反衬出炎热的夏季。
  • 便催唤双成:表现与友人共享快乐的愿望。
  • 看舞相时丽曲: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展示了宴会的欢乐。
  • 及瓜虽近,要娱我目:即使眼前有美味,也更重视眼前的美景。
  • 教后人行乐,亦非吾独:强调生活的乐趣应该与他人共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桥架月”,将桥比作画,生动形象。
  • 拟人:如“风送荷香”,风仿佛具有人性,传递香气。
  • 对仗:如“绕翠栏满槛,尽是新栽花竹”,形成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分享快乐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池亭: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雅致的环境。
  • 画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荷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美好。
  • 舞曲:象征着生活的欢愉与艺术的享受。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1. 诗中“画桥架月”形容什么? A. 桥的美丽 B. 月光的皎洁 C. 自然的和谐 D. 以上皆是
    2. 诗人提到的“双成”指的是? A. 友人 B. 自己 C. 舞者 D. 瓜果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写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杨泽民的《蕙兰芳》则强调了生活的享乐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