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再过兴国)》
时间: 2025-01-04 06:2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再过兴国)
秾李素华曾缟昼。
当年独冠君芳秀。
今日再来眉暗斗。
谁人后。
追思恰似章台柳。
先自病来迟唧溜。
肌肤瘦减宽襟袖。
已是无聊仍断酒。
徘徊久。
者番枉走长亭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繁盛的李花和素雅的花瓣在明媚的日光下显得分外娇美。当年我曾独自一人傲然于此,享受着你的芬芳与美丽。如今再次来到这儿,却已眉头紧锁,神情暗淡,谁能与我一同追忆往昔呢?思念的情感就像那章台的柳树,轻轻摇曳。自从我生病以来,心情一直低沉,连衣袖也因我瘦弱而显得宽大。如今已感到无趣,连酒也断了饮。徘徊在这里,白白地等候在长亭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秾李:指盛开的李花,形容花木繁盛。
- 缟昼:指素白的日光,形容清新明亮的日子。
- 眉暗斗:形容忧愁、愁苦的神情。
- 章台柳:指古代雅士常在章台(指长安外的一个地方)吟咏的柳树,象征思乡与离愁。
- 唧溜:指发出细微的声音,形容细腻的情感。
典故解析:
“章台柳”出自《离骚》,象征离愁与思念,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泽民,生于宋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著称,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重游兴国之际,因病而忧,感慨时光流逝,思念往昔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再过兴国)》是杨泽民在重游兴国时写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词中,作者用李花和阳光的比喻,展现了当年独自享受君芳秀的美好时光。时光荏苒,今日再访,眉头却因忧虑而愁苦。诗句中的“追思恰似章台柳”,生动地描绘出思念的情感,如同柳条随风摇曳,柔和而又无奈。接着,诗人谈及自身的变化,因病而瘦,心情也随之低落,突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聊与失落感。最后的“者番枉走长亭候”则传达了在长亭等待的无奈与孤独,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无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令人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秾李素华曾缟昼: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李花盛开,阳光明媚。
- 当年独冠君芳秀:昔日独自享受这份美好,显得格外骄傲。
- 今日再来眉暗斗:如今再来此地,却因忧愁而愁眉不展。
- 谁人后:没有人能够与我共同追忆往事。
- 追思恰似章台柳:思念的感觉就如同章台的柳树,轻轻摇曳,充满柔情。
- 先自病来迟唧溜:自从生病以来,心情低落,声音也显得微弱。
- 肌肤瘦减宽襟袖:因瘦弱而衣袖显得宽大,体现出身体的变化。
- 已是无聊仍断酒:感到无趣,已经不再饮酒。
- 徘徊久:在这里徘徊已久。
- 者番枉走长亭候:无奈地在长亭中等待,却是徒劳无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追思恰似章台柳”将思念拟人化,使情感更为生动;“肌肤瘦减宽襟袖”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身心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人事变迁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思乡情绪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花:象征春天与青春,承载着美好与希望。
- 章台柳:象征思念与离别,传达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
- 长亭:象征离别之处,暗示等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章台柳”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愁与思念
C. 美好的未来 -
诗人在重游兴国时的心情是?
A. 快乐
B. 忧愁
C. 无聊 -
“肌肤瘦减宽襟袖”形容了诗人什么样的变化?
A. 身体健康
B. 身体消瘦
C. 心情愉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泽民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身变化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加突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两者都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