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已亥杂诗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白话文翻译:
年轻的剑客在舞剑的同时又吹奏箫音,剑气与箫声交融,令人心中如烟消散。
谁能分清那苍凉的心情,回归舟桨之后,万千的悲欢离合都在今天汇聚。
注释:
- 少年:年轻人,通常指充满朝气的青年。
- 击剑:指挥剑,形容剑术的高超。
- 箫:一种古代乐器,音色悠扬。
- 剑气箫心:剑的气势和箫的音色,相互渗透,意指情感的交融。
- 苍凉:形容心情或环境的荒凉、悲伤。
- 归棹:归程时划船的动作,暗示旅途结束。
典故解析:
- 归棹: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归家或结束旅程,象征着一种归属感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佩弦,号孟倩,晚号湘山,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变革,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状况,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已亥杂诗》创作于鸦片战争前夕的清朝,国家面临内忧外患,龚自珍在诗中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已亥杂诗》展示了龚自珍对年轻人的期望和对历史的反思。首句中,少年击剑与吹箫的描绘,展现出年轻人英武的气概和对艺术的追求,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剑气与箫声的交融,暗示着个人情感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渗透与共鸣。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哲思,苍凉的归棹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归宿,万千的悲欢离合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灵动而富有节奏感,既有生机勃勃的年轻气息,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深刻揭示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又不失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击剑更吹箫:描绘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才华,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 剑气箫心一例消:剑与箫的结合,象征着艺术与武力的统一,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 谁分苍凉归棹后:反问句,强调人生的归宿和情感的交织,暗示对命运的思考。
- 万千哀乐集今朝:总结人生的丰富经验,展现诗人对当下时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剑气与箫声的结合比喻了武艺与艺术的共存。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年轻人的描绘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在动荡时代中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力量与勇气。
- 箫:代表柔情与艺术。
- 苍凉: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 归棹:象征人生旅途的终结与归属。
文化内涵:
剑与箫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武与文的和谐追求,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努力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剑气”与“箫心”分别象征什么?
- A. 力量与柔情
- B. 哀伤与快乐
- C. 勇气与懦弱
-
“苍凉”一词在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悲伤
- C. 欢喜
-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年轻人未来的期待
- B. 对历史的追忆
- 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更侧重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沉痛。
- 李白《将进酒》:强调个人的豪情与生命的短暂,风格更为奔放。
粗略解读:
两者虽然主题相关,但在情感与风格上各有侧重,表现了不同诗人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龚自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