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送春词》

时间: 2025-01-04 08:19:34

记棠阴睡稳,画烛冷、东风摇夕。

燕莺泥人,瑶阶春布席。

湿唾犹碧。

看看飞红尽,暗中熏染,飏柳丝盈尺。

波光潋滟仙源隔。

袖手危阑,停车短陌。

依然段家桥侧。

甚愁霏一片,催酿离色。

单衣寒恻。

听鹃声正急。

帝子魂归否,清泪滴。

名花便拟倾国。

柰沈香倚罢,药阑苔积。

歌尘黦、缕金谁惜。

寥落似、十载长门闭雨,翠娥头白。

酴醾艳、窥向帘隙。

恐晓钟、唤醒梨云梦,留香未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丑•送春词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记棠阴睡稳,画烛冷东风摇夕。燕莺泥人,瑶阶春布席。湿唾犹碧。看看飞红尽,暗中熏染,飏柳丝盈尺。波光潋滟仙源隔。袖手危阑,停车短陌。依然段家桥侧。甚愁霏一片,催酿离色。单衣寒恻。听鹃声正急。帝子魂归否,清泪滴。名花便拟倾国。柰沈香倚罢,药阑苔积。歌尘黦缕金谁惜。寥落似十载长门闭雨,翠娥头白。酴醾艳窥向帘隙。恐晓钟唤醒梨云梦,留香未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在棠树阴影下安静地睡着,蜡烛的光芒在冷东风中摇曳,燕子和黄莺像泥人般静止,瑶台上铺开的春席显得格外妩媚。湿润的唾液依然是碧色的。看看那飞舞的花瓣已经凋零,暗处的香气却仍在熏染着,柳丝在风中随意飘荡,波光潋滟的水面隔着仙境。袖手于危险的栏杆旁,停下车子在短短的小路上。依旧在段家桥旁,愁绪如烟,催生着离别的情感。单薄的衣衫冷得令人心怜,听那杜鹃的叫声急促。帝子归来了吗?泪水滴落。名花本该倾国倾城,沉香倚靠在一旁,药台上苔藓生长。歌声如尘,缠绵细腻,有谁会珍惜?就像十年的长门闭雨,翠色的女子已白了头。酴醾花的艳丽在帘子缝中窥探,恐怕晨钟唤醒了梨花的梦,香气尚未得到。

注释

  • 棠阴:指棠树的阴影。
  • 画烛:形容烛光如画,细腻柔和。
  • 湿唾犹碧:湿润的唾液仍然像碧色,形容春意盎然。
  • 帝子:传说中的美少年,常与春天、爱情联系在一起。
  • 酴醾: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离别之愁。诗中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反映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六丑•送春词》是一首极具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瞬息万变。开头的“记棠阴睡稳”,如梦般的宁静,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春日场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恬静。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光中的细节,如“燕莺泥人”,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春天的美丽与无常便显露无遗。“看看飞红尽,暗中熏染”,暗示了春花的凋落,给人一种惆怅之感。诗中的“袖手危阑,停车短陌”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似乎在感叹春天的短暂与离别的苦楚。

最后,诗人以“恐晓钟唤醒梨云梦,留香未得”作为结尾,既是对春天的惋惜,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全诗从宁静到愁绪,情感层次分明,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记棠阴睡稳:描绘春日的安静与温暖。
  2. 画烛冷东风摇夕:蜡烛的光芒与东风的寒意形成对比,暗示春天的微寒。
  3. 燕莺泥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鸟语花香。
  4. 湿唾犹碧:春意盎然,湿润的环境使人感觉生机勃勃。
  5. 看看飞红尽:花瓣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袖手危阑,停车短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与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喻为美丽的女子,增强感情的表达。
  • 拟人:春花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袖手危阑,停车短陌”,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易逝,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棠阴:象征着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 燕莺: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 飞红:花瓣的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帝子”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少年
    • B. 一种花
    • C. 诗人自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湿唾犹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欢喜与喜悦。(对/错)

答案

  1.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感伤。
  •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匪石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善于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细腻,常带有女性特有的柔情,而陈匪石则更加强调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