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道中》
时间: 2024-12-29 17:20:38意思解释
昭通道中
原文展示
三年踏遍夜郎溪,又向滇南听晓鸡。
秋水乍漂红叶冷,寒山自绕白云低。
人逢旷野初开眼,马到平沙欲放蹄。
万里飘蓬燕市客,故乡风景动凄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过三年的旅途后,踏遍了夜郎溪,来到滇南听到晨鸡的鸣叫。秋水映衬着冷冷的红叶,寒山环绕着低垂的白云。人们在广阔的野外初次睁眼,马匹在平坦的沙地上急于奔放。远道而来的旅客如同飘荡的蓬草,故乡的风景让人感到凄凉迷惘。
注释
- 夜郎溪:指云南地区的夜郎河,象征着诗人所经历的辽阔与遥远。
- 滇南:云南南部,诗人所到之地,代表着诗人的旅行经历。
- 晓鸡:清晨的鸡鸣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秋水:秋天的水,带有冷意,表现出孤寂的情绪。
- 万里飘蓬:形容远游的旅客,犹如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着漂泊与无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牛思凝,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牛思凝的旅行期间,诗人经历了许多地方,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昭通道中》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三年间所经历的旅途,生动描绘了夜郎溪和滇南的晨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自然氛围。接着,诗人转而描写秋天的水面与红叶,表现出一种冷清与孤独的气息。
在“人逢旷野初开眼,马到平沙欲放蹄”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人和马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自由与奔放的渴望,然而在接下来的“万里飘蓬燕市客”中,又引入了漂泊的意象,突显出旅途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依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年踏遍夜郎溪: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旅行与探索,夜郎溪象征着遥远与神秘。
- 又向滇南听晓鸡:表明诗人来到滇南,早晨听到鸡鸣,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生活气息。
- 秋水乍漂红叶冷:秋天的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落叶,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秋意。
- 寒山自绕白云低:寒冷的山峰环绕着低垂的白云,形成一种孤寂的自然景象。
- 人逢旷野初开眼:人在开阔的野外首次睁眼,象征着对世界的感知与发现。
- 马到平沙欲放蹄:马在宽阔的沙地上想要奔跑,表达出一种向往自由的状态。
- 万里飘蓬燕市客:旅客如同漂浮的蓬草,象征着漂泊与无根。
- 故乡风景动凄迷:故乡的美景让人感到迷惘与凄凉,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客比作“万里飘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漂泊的状态。
- 对仗:如“人逢旷野初开眼,马到平沙欲放蹄”,形成对称的句式,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如“秋水”、“寒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广阔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漂泊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郎溪:象征着遥远与神秘的旅行经历。
- 晓鸡:象征着新的一天与生活的希望。
- 秋水与红叶:象征着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 寒山与白云: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
- 万里飘蓬:象征着漂泊与无根的旅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郎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云南
- C. 贵州
- D. 广西
-
诗中“万里飘蓬”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漂泊
- C. 归属
- D. 快乐
答案
- B. 云南
- B. 漂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者均表现了对旅途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但牛思凝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漂泊感,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牛思凝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大全》
- 《唐宋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