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时间: 2025-01-04 09:36:47

窗明窗暗篆烟馡,珍重晨光与夕晖。

东院斋钟披被坐,南城严鼓岸巾归。

几人霜滑骑朝马,何处灯残织晓机懒裹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明窗暗篆烟馡,珍重晨光与夕晖。
东院斋钟披被坐,南城严鼓岸巾归。
几人霜滑骑朝马,何处灯残织晓机懒。
裹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白话文翻译:

窗明如洗,窗外暗淡,屋内飘散着香烟的气息。
珍惜这晨光与夕阳的美好。
在东院的书房里,钟声响起,我披着被子坐着,
南城的鼓声悠扬,我打着巾子回家。
几个人在霜滑的早晨骑马出行,
哪里还有灯光余晖,残留在织布机上的懒惰呢?
好像是承载着三昧的力量,
才意识到忙碌中的事情都是虚幻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篆烟馡:篆,即香烟缭绕的样子,馡,指香气。
  • 晨光与夕晖:指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余晖,象征美好的时光。
  • 斋钟:指书斋里的钟声,象征宁静的学习环境。
  • 严鼓:在南城的鼓声,象征着城市的生活气息。
  • 三昧:佛教术语,指一种深度的禅定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晨光与夕晖”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强调珍惜每一个瞬间。
  • “三昧”常用于修行者的状态,意味着在忙碌中要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景山,号少山,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丙午年新正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与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节奏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对窗明窗暗的描写,暗示了生活的两面,既有光明也有阴暗。诗人用“珍重晨光与夕晖”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东院斋钟与南城严鼓的场景,表现了宁静与喧嚣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随着“几人霜滑骑朝马”的描写,诗人引入了冬日的清晨,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裹若承三昧力”将内心的领悟升华,表达了在繁忙与困惑中逐渐领悟的道理。诗中对“忙里事俱非”的反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这种哲理性的思考让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多了一份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明窗暗篆烟馡:窗外的光明与暗淡交替,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珍重晨光与夕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提醒人们要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瞬。
  3. 东院斋钟披被坐:在书房中听钟声,心中安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4. 南城严鼓岸巾归:南城的鼓声响起,生活的节奏与社会的喧嚣交织。
  5. 几人霜滑骑朝马:描绘寒冷清晨的出行,暗示生活的忙碌。
  6. 何处灯残织晓机懒:在生机勃勃的早晨,灯光渐渐熄灭,生活的懒惰与疲惫交织。
  7. 裹若承三昧力:在思索中感受到内心的力量,前行的动力。
  8. 始知忙里事俱非:最终领悟到忙碌中的事情往往是虚无的,反思生活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光与夕晖”,“霜滑骑朝马”,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裹若承三昧力”,用三昧比喻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忙碌与宁静的思考,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象征希望与新生,代表新的开始。
  • 夕晖:象征回忆与怀旧,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
  • 斋钟:象征宁静与专注,反映出诗人对学习的热爱。
  • 严鼓:象征生活的节奏与社会的喧嚣,体现了外界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晨光与夕晖”主要象征什么?

    • A. 忧伤与失落
    • B. 希望与珍惜
    • C. 忙碌与疲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几人霜滑骑朝马”描绘了__的情景。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忙里事俱非”传达出生活中的忙碌是有意义的。(对/错)

答案:

  1. B
  2. 寒冷清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范成大的《丙午新正书怀十首》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