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帘影。次蔚峰宗兄原韵》
时间: 2025-01-02 20:4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玲珑四犯 帘影
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浑似凝翠。
叠叠湘筠,恍惚墨花涂地。
瞬息绘上东墙,只怪那阳乌西坠。
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
画堂如许春光腻。
更堪怜重重遮避。
风檐好把晶灯耀,何用管弦歌吹。
呢喃宿燕归梁,增得幽人诗思。
看绣屏书几,缥缈云波烟穗。
白话文翻译:
卸下了珠钩,忽然遮住了窗户,宛如凝结的翠绿。
重重叠叠的竹子,恍若是墨迹花纹涂满地面。
瞬间的光影映在东墙,只怪那太阳西沉。
叫小侍女来添香,别在栏边沉沉入睡。
画堂中这样的春光令人陶醉。
更令人怜惜的是那重重的遮挡。
风檐下的晶灯照耀,何必用管弦乐来歌唱。
呢喃的燕子返回梁上,增添了幽人的诗意。
看那绣屏上书写的几何,仿佛云烟缥缈。
注释
- 珊钩:珠帘上的装饰钩。
- 翠:指绿色的宝石或色彩,象征春天的生机。
- 湘筠:指湘江边的竹子,典雅地描绘环境。
- 阳乌:即太阳,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 小鬟:年轻的女侍者。
- 画堂:装饰精美的房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彦珍,清代女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常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文学逐渐兴起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生活细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玲珑四犯 帘影》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诗人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开篇以“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引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斑驳的光影世界,阳光透过窗帘洒落,形成了美丽的光影。接着,诗人用“叠叠湘筠”与“墨花涂地”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景,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诗的中段通过“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显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春光、炉香、燕归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诗的结尾处,诗人通过“呢喃宿燕归梁,增得幽人诗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暗示了诗意的延续与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卸却珊钩,忽掩映珠栊”:开头描绘了珠帘的状态,暗示了光影的变化。
- “叠叠湘筠,恍惚墨花涂地”:通过竹子与花纹的对比,营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瞬息绘上东墙,只怪那阳乌西坠”:光影在墙上瞬间变幻,表现时间的流逝。
- “唤小鬟添助炉香,莫在栏边痴睡”:呼唤小侍女,展现诗人的生活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浑似凝翠”,将光影比作翠绿,生动形象。
- 拟人:如“呢喃宿燕归梁”,让燕子具有人性,增添了生活气息。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温暖。
- 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体现自然的雅致。
- 炉香:象征着宁静与雅致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珊钩”指的是什么? A. 珠帘的装饰
B. 窗户的样式
C. 竹子的名称 -
诗人用“呢喃宿燕归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属感
B. 对春天的眷恋
C.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作品,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感情。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体现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玲珑四犯 帘影》: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前者更偏向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侧重于生活的细腻与春日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方彦珍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