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贤寺》

时间: 2025-01-01 12:59:46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白话文翻译: 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在栖贤谷。 不知哪一年建成了寺庙,我来这里寻找幽静独处的乐趣。 僧舍像蜂房一样,高低错落分布在山脚下。 云雾从汉阳峰飘来,时常在屋檐下停留。 古老的寺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修长的竹子和高大的树木。 野僧见到客人来访,高兴地准备了茶和粥。 我便想在这里建个草堂,打算在岩石间隐居。

注释:

  • 李渤:唐代学者,曾隐居读书。
  • 栖贤谷:地名,李渤读书的地方。
  • 招提:指寺庙。
  • 幽独:幽静独处。
  • 蜂房:比喻僧舍密集。
  • 傅山麓:分布在山脚下。
  • 汉阳峰:山峰名。
  • 野衲:指野僧,即隐居的僧人。
  • 茗粥:茶和粥。
  • 岩栖:在岩石间隐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清代著名诗人,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情怀。此诗描绘了作者寻访古寺的情景,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隐逸之思。王士祯通过寻访古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访古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首句点明地点,引出李渤的读书处,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中间部分通过对僧舍、云雾、竹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士祯诗歌的清新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点明地点,引出历史背景。
  2.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表达对古寺的向往和对幽静生活的渴望。
  3.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形象描绘僧舍的密集和分布。
  4.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通过云雾的描绘,增添诗意。
  5.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简洁地描绘古寺的景物。
  6. 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表现野僧的热情好客。
  7.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僧舍如蜂房,形象地描绘了僧舍的密集。
  • 拟人: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赋予云雾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体现了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栖贤谷:历史的厚重感。
  • 招提:寺庙的幽静。
  • 蜂房:僧舍的密集。
  • 云雾:自然的诗意。
  • 修竹、乔木:古寺的景物。
  • 茗粥:简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渤是哪个朝代的学者?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招提”指的是什么? A. 山谷 B. 寺庙 C. 草堂 D. 竹林

  3.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士祯《栖贤寺》与王维《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士祯的诗更注重历史背景的融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王士祯的多首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王士祯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