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鸿度关山,风霜摧翅瓴。
影低白云莫,哀噭那忍听。
士生有如此,储粟不满瓶。
著书穷愁滨,可续离骚经。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鸿雁飞越关山,风霜摧残着它的翅膀。
它的影子在白云之下,悲哀的歌声让人无法忍受。
士人若是这样的境地,储存的粮食也无法装满瓶子。
写书只会让愁苦加深,或许还能续写《离骚》的经文。
注释: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孤独和漂泊的状态。
- 度关山:飞越高山,隐喻经历艰难险阻。
- 风霜摧翅瓴:风霜打击翅膀,形容受到了外界的困扰和压迫。
- 哀噭:悲哀的歌声,表达了诗人的哀伤。
- 士生:读书人,士人的生存状态。
- 储粟不满瓶:比喻才能或理想没有得到实现。
- 著书穷愁滨:写书只能加深愁苦,暗示文学创作的苦闷。
- 离骚经:指屈原的《离骚》,表达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沙,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画家,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丽典雅,情感真挚。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常有离愁别绪,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作者的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多个失落和离别之际,表达了对亲友的依依惜别以及对人生苦闷的感慨。
诗歌鉴赏: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孤鸿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漂泊的思考。孤鸿象征着孤独的旅程,飞越高山意味着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而“风霜摧翅瓴”则展现了外界环境对个人理想与情感的侵扰。诗中提到的“士生有如此,储粟不满瓶”,不仅反映了士人地位的尴尬,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两句“著书穷愁滨,可续离骚经”,更是将个人的愁苦与历史文化相连,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屈原的敬仰与共鸣。整体来看,诗作感情真挚,意象深邃,充分展现了姜夔作为一位词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对生命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鸿度关山:孤单的鸿雁飞越了高山,暗示孤独的旅途。
- 风霜摧翅瓴:遭遇风霜的摧残,表现了外界对内心的冲击。
- 影低白云莫:鸿雁的影子在白云之下,表现出一种悲伤的状态。
- 哀噭那忍听:悲伤的歌声让人难以忍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痛。
- 士生有如此:士人的苦闷和困境,是诗人感同身受的。
- 储粟不满瓶:比喻理想无法实现,表达了对理想的无奈。
- 著书穷愁滨:写书的过程充满愁苦,暗示着创作的艰辛。
- 可续离骚经:希望能续写《离骚》,传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孤鸿”比喻孤独的人生旅途。
- 拟人:将风霜描绘成对鸿雁的摧残,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孤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苦闷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孤鸿:象征孤独与漂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
- 关山:代表人生的障碍与艰难,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 风霜:自然的力量,隐喻外界环境对个人的压迫。
- 白云:象征希望与理想的远方,影子低于白云则表现出理想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鸿”指代什么?
- A. 孤独的旅客
- B. 孤单的鸿雁
- C. 高山上的鸟
- D. 远方的朋友
- 答案:B
-
“储粟不满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理想的无奈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朋友的思念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离骚经”是指哪个文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白居易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相比较,姜夔的诗作更强调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杜甫更具社会现实感,而姜夔则偏向个人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选》
- 《古诗词精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