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慢(太簇宫功父新第落成)》
时间: 2024-12-29 18:0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慢(太簇宫功父新第落成)
——姜夔 〔宋代〕
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居士。闲记取。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
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世间住,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白话文翻译
诗的开头描绘了新落成的居所,使用了“玉珂朱组”这样的美丽意象,暗示着居所的华丽与雅致。接着提到窗户新成,青红犹润,象征着新居的生机与活力,双燕飞入,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
然后,诗人追忆起秦淮的贵人宅第,感慨历史的变迁,问谁还记得六朝时期的歌舞?最后,诗人将这些历史情感寄托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的安静之中。
居士闲暇时光,虽然尚未高卧,但心中已种下千树松影,寻觅那静谧的写经之处,未来任凭风雨来临。
而“列仙”则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愿意与双成的伴侣共度此生,世间的一切,暂时忘却,心中向往的依然是那云中飞去的自由。
注释
- 玉珂朱组:玉制的珂(装饰物)和朱色的组(饰物),象征华贵的装饰。
- 道人:道家修行者,隐士。
- 秦淮:指南京秦淮河,历史上是繁华的文化中心。
- 六朝歌舞:指的是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南朝等)的音乐舞蹈文化。
- 居士:指道教或佛教的信士,常常隐居。
- 松千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
- 列仙:指道教中的神仙,寓意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尚白,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画家。他在文学上继承了李清照的婉约风格,并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喜迁莺慢》是姜夔在其新居落成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他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代,文人追求清雅、闲适的生活,诗中表现了这一思想。
诗歌鉴赏
《喜迁莺慢》是一首描绘新居落成喜悦的词作,姜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新居的美丽场景和内心的喜悦。开头的“玉珂朱组”即给人一种华丽的视觉享受,接下来描绘的窗户新成,青红犹润,传达出新居的生机与活力。双燕飞入,象征着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全诗充满了对于历史的追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提到“秦淮贵人宅第”,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繁华与兴盛。诗人对六朝歌舞的感慨,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最终,诗人选择将这些历史情感寄托在美丽的自然中,展现了他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通过“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姜夔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尚未达成理想的居所,但他依然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整首词融合了自然、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姜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珂朱组。
描绘新居的华丽,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
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提及隐士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
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新窗户象征着新生活,双燕飞入则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
对历史的追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
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将这些情感寄托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表现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
居士。闲记取。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
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尽管尚未达成理想状态,依然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
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
寻找宁静的写作环境,未来任凭风雨来袭,体现出一种从容与淡泊。 -
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
向往理想的伴侣生活,与理想的境界相呼应。 -
世间住,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表达对纷扰世间的超然态度,向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珂朱组”描绘居所的华贵。
- 拟人:双燕飞入,赋予燕子以情感,营造温暖的家庭意象。
- 对仗:如“青红犹润,双燕为君”,展现出工整的艺术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新居落成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珂朱组:象征华丽与高雅。
- 双燕:家庭和谐与温暖的象征。
- 松千树:长寿、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磨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淮”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西安 -
“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中,松树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希望与长寿
C. 愁苦
D. 冒险 -
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玉珂朱组
B. 问谁记六朝歌舞
C. 鸡犬云中飞去
D. 玲珑深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临江仙》——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喜迁莺慢》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加强调对历史的哲思,后者则倾向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