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

时间: 2025-01-19 20:06:16

平生未识荆州牧,诗卷记评王进之。

铃阁纵谈询保社,幸无过语恐遭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未识荆州牧,诗卷记评王进之。铃阁纵谈询保社,幸无过语恐遭嗤。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未曾认识荆州牧,但在诗卷中记得评论过王进之。在铃阁中畅谈询问保社的事,幸好没有说过分的话,恐怕会遭到嘲笑。

注释:

  • 荆州牧:古代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 王进之:可能是指某位诗人或文人,具体身份不详。
  • 铃阁: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保社:古代的一种社会组织,可能与地方治安或互助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赵蕃为某位即将出行的教授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对自身言行的谨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某位教授即将出行参加考试时所作,赵蕃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言谈中的谨慎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含蓄,通过“平生未识荆州牧”一句,表达了作者的自谦和对友人的敬重。诗中的“诗卷记评王进之”则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注。后两句“铃阁纵谈询保社,幸无过语恐遭嗤”则反映了作者在言谈中的谨慎态度,担心言多必失,遭到他人的嘲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未识荆州牧:表达了作者的自谦,表示自己并未有幸认识高官显贵。
  2. 诗卷记评王进之: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关注和评价。
  3. 铃阁纵谈询保社:描述了作者在办公场所与友人畅谈的情景,询问有关保社的事务。
  4. 幸无过语恐遭嗤:表达了作者在言谈中的谨慎态度,担心言多必失,遭到他人的嘲笑。

修辞手法:

  • 自谦:通过“平生未识荆州牧”表达自谦。
  • 关注:通过“诗卷记评王进之”表达对友人的关注。
  • 谨慎:通过“幸无过语恐遭嗤”表达言谈中的谨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言行的谨慎。通过自谦、关注和谨慎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荆州牧:象征高官显贵,表达自谦。
  • 诗卷:象征文学和知识,表达对友人的关注。
  • 铃阁:象征办公场所,表达言谈的场合。
  • 保社:象征社会组织,表达对社会事务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荆州牧”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B. 一位著名的诗人 C. 一位文学评论家 D. 一位历史人物

  2. 诗中的“王进之”可能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或文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军事家

  3. 诗中的“铃阁”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B. 一座寺庙 C. 一座图书馆 D. 一座宫殿

  4. 诗中的“保社”可能与什么有关? A. 地方治安 B. 文学创作 C. 商业贸易 D. 农业生产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友人》。
  • 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送友人》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是送别诗,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赵蕃的诗更加含蓄和谨慎,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和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