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庵上方》

时间: 2025-01-19 19:53:23

地瘠不宜行,山寒多种松。

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

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

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庵上方 赵蕃 〔宋代〕 地瘠不宜行,山寒多种松。 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 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 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

白话文翻译:

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不宜行走,寒冷的山中多种植松树。 道路尽头是千回百转的险峻,庵堂坐落在最高的山峰上。 石缝中的水流如同泉乳,晴朗的屋檐下蜜蜂喧闹。 客人到来时僧人沉默不语,日暮时分钟声自动响起。

注释:

  • 地瘠:土地贫瘠,不适宜行走。
  • 山寒:山中气候寒冷。
  • 千折险:形容道路曲折险峻。
  • 石溜:石缝中流出的水。
  • 泉乳:形容水流清澈如乳。
  • 晴檐:晴天的屋檐。
  • 喧蜜蜂:蜜蜂的喧闹声。
  • 客来僧不语:客人到来时,僧人保持沉默。
  • 日暮自鸣钟:傍晚时分,钟声自动响起。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东庵上方》描绘了一幅山中庵堂的静谧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位于高山之巅的庵堂景象。诗中“地瘠不宜行,山寒多种松”一句,既表达了山地的贫瘠,又暗示了松树的坚韧。随后的“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则进一步强化了庵堂的孤高与险峻。后两句通过对石缝中水流和蜜蜂喧闹的描写,增添了庵堂的生机。最后,“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一句,以僧人的沉默和钟声的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高远的山巅,感受到那份超脱与宁静。

诗词解析:

  • 首句“地瘠不宜行,山寒多种松”:通过对比贫瘠的土地和寒冷山中的松树,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和松树的坚韧。
  • 次句“路穷千折险,庵在最高峰”:描绘了通往庵堂的险峻道路和庵堂的孤高位置,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第三句“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通过对石缝中水流和蜜蜂喧闹的描写,增添了庵堂的生机和活力。
  • 末句“客来僧不语,日暮自鸣钟”:以僧人的沉默和钟声的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传达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石溜:象征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源泉。
  • 蜜蜂:象征勤劳和生机。
  • 钟声:象征宁静和超脱。

互动学习:

  1. 诗中“地瘠不宜行”中的“地瘠”指的是什么? A. 土地肥沃 B. 土地贫瘠 C. 土地平坦 D. 土地崎岖 答案:B

  2. 诗中“庵在最高峰”中的“庵”指的是什么? A. 寺庙 B. 庵堂 C. 山洞 D. 房屋 答案:B

  3. 诗中“晴檐喧蜜蜂”中的“喧”是什么意思? A. 安静 B. 喧闹 C. 沉默 D.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景致,表达隐逸之情。
  • 杜甫的《望岳》:描写山岳的壮丽,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