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时间: 2025-01-04 08:14:59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城垒巍峨耸立,却显得荒凉,戍楼也空无一人。真正的王道在于德行,而不是依靠险峻的地势,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治国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释:

  • 嶙嶙:形容山势险峻,城垒巍峨的样子。
  • 故城垒: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城墙或城垒。
  • 荒凉:形容冷清、凋零的景象。
  • 空戍楼:指戍楼无人守卫,显得孤寂。
  • 在德不在险:强调统治者的德行比地势的险要更为重要。
  • 王道:指的是君主应遵循的治国之道。

典故解析:

在古代中国,城池的防御是非常重要的,而“德治”则是强调通过道德和仁爱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德”与“险”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作者对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九龄,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富含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与盛世之际,作者通过描绘荒凉的古城,表达对国家治理理念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治国理念的思考。首句“嶙嶙故城垒”,以生动的意象呈现了古城的雄伟与沧桑,既显示了历史的沉重感,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荒凉空戍楼”,展现出对比,古老的防御工事却无人守卫,象征着即使有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心灵的荒凉。最后两句则更是直指人心,强调了国家治理应以德行为重,而非仅仅依赖险要的地势。张九龄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治国理念的追求,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嶙嶙故城垒:描绘古老城垒的巍峨姿态,暗示其历史悠久。
    2. 荒凉空戍楼:戍楼虽高,却无人看守,体现出亡国的凋零。
    3. 在德不在险:强调治国应以道德为根本,而非依靠地势险要。
    4. 方知王道休:指出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掌握治国之道。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城的雄伟与荒凉,德与险的对立,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治国比作建筑,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德治国的理念,反映出作者对理想治理状态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古城垒:象征历史与力量,但同时也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衰败。
  • 戍楼:代表防御与安全,亦是无用之物,映射出治理的空洞。
  • :象征着仁爱、道义,是治国的根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在德不在险”是强调什么? A. 强调军事力量
      B. 强调道德与仁爱
      C. 强调地形的重要性
    2. “空戍楼”象征着什么? A. 保护
      B. 荒凉与无用
      C. 繁荣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
      B. 明
      C. 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豪情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王维的作品在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象反映人心,而张九龄则通过古城垒的意象,传达治国理想,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深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九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