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衰桐无叶报萧飕,
卧听窗声作许愁。
檠暗冷光侵砚几,
瓦疏飞片落香篝。
病思结客游梁苑,
狂爱提军人蔡州。
也欲访梅湖畔去,
黄尘满袖欲盟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衰败的梧桐树没有叶子,发出萧瑟的声音。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中感到愁苦。烛光暗淡,冷冷的光线映射在砚台上,瓦片上飘落的雪片打破了香篝的宁静。病重的我思念着曾经游玩的梁苑,心中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仍然难以忘怀。我也想去梅花湖边看看,但满袖的黄尘却让我无从前往,只能与鸥鸟相约。
注释:
- 衰桐:衰败的梧桐树,象征凋零和孤寂。
- 萧飕:形容风声凄凉。
- 檠:烛台。
- 侵:侵入、影响。
- 砚几:砚台和桌子,指书写的地方。
- 香篝:香烛,代表着温馨的氛围。
- 病思:因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 梁苑:古代园林,代表美好的回忆。
- 狂爱:强烈的热爱,尤其指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 梅湖:梅花湖,象征着美丽和宁静的地方。
- 黄尘:沙尘,暗示外部环境的恶劣或行旅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观澜,号雪窗,晚号青山,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刘克庄的诗歌以清新、深邃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词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刘克庄身处困境或疾病期间,借助冬日的寒冷和孤寂,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愁苦。社会动荡的背景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冬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开头两句以“衰桐无叶”描绘了冬日的凋零,带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卧听窗声作许愁”,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沉思与无奈。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烛光、砚台与香篝,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寂寥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病思结客游梁苑,狂爱提军人蔡州”一联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曾经热爱的军旅生涯的向往。最后两句“也欲访梅湖畔去,黄尘满袖欲盟鸥”,展现了诗人虽有向往却又被现实困扰的矛盾心理。整体来看,诗中交织着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桐无叶报萧飕:描写冬季的萧瑟景象,衰败的梧桐树没有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孤寂。
- 卧听窗声作许愁:诗人躺在床上,听到窗外的风声,心中生愁,体现了内心的忧郁。
- 檠暗冷光侵砚几:烛光暗淡,冷冷的光线照在砚台上,象征着创作的艰辛和孤独。
- 瓦疏飞片落香篝:瓦片上飘落的雪片,打破了香篝的宁静,暗示着生活中的不安。
- 病思结客游梁苑:因病而思念曾经游玩的地方,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 狂爱提军人蔡州:对军旅生涯的热爱,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向往。
- 也欲访梅湖畔去:渴望去梅花湖边,向往那里的美好景象。
- 黄尘满袖欲盟鸥:但现实的沉重使得他无法前往,只能与鸥鸟相约,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萧瑟的景象比作内心的愁苦,使情感更加深刻。
- 拟人:通过“窗声作许愁”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病思结客游梁苑,狂爱提军人蔡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主题既有个人情感,又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桐:象征生命的凋零与孤独。
- 窗声:代表外部世界的声音,侵入内心的愁苦。
- 砚几:象征创作的环境,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梅湖: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的理想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衰桐无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
“卧听窗声作许愁”的意思是什么? a. 听窗外的声音感到愉快
b. 听窗外的声音感到忧伤
c. 听窗外的声音感到厌烦 -
诗人提到的“梅湖”象征着什么? a. 军旅生活
b. 理想的美好境地
c. 现实的困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雪》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刘克庄则通过冬日的寒冷和孤独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注》
- 《李白与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