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时间: 2025-01-06 11:34:13

花屿。

烟浦。

雨初晴。

垂柳红亭晚莺。

苎萝女儿鸦髻青。

采菱。

木兰双桨轻。

鸭头阑入花深处。

斜阳暮。

且傍鸳鸯住。

杏衫红。

莲叶东。

芙蓉。

一生烟水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传
樊增祥 〔清代〕

花屿。烟浦。雨初晴。垂柳红亭晚莺。
苎萝女儿鸦髻青。采菱。木兰双桨轻。
鸭头阑入花深处。斜阳暮。且傍鸳鸯住。
杏衫红。莲叶东。芙蓉。一生烟水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美丽河畔景象。水边的花屿上,烟雾弥漫,柳树垂下的枝条轻拂着亭子,晚风中传来黄莺的鸣叫。河边的女孩梳着青色的鸦髻,采着菱角,轻轻划动着木兰桨。鸭子在花丛深处游荡,夕阳西下,河畔的鸳鸯安静栖息。女孩身穿红色杏衫,莲叶在水面泛着绿光,芙蓉花在烟水中静静绽放,仿佛这一切都融入了无尽的水雾之中。

注释:

  • 花屿:水中的小岛,花草繁盛之地。
  • 烟浦:指有烟雾缭绕的水域,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
  • 垂柳:柳树的枝条下垂,象征柔美。
  • 苎萝:指一种植物,通常用来编织,诗中可能暗指乡村的美好景象。
  • 鸦髻:一种发髻,形似乌鸦,常见于古代女性发型。
  • 采菱:采集菱角,常见于水乡的生活场景。
  • 木兰双桨:用木兰树制成的双桨,轻巧而适合划船。
  • 鸭头阑:鸭子的头部在花丛中探出,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活于江南水乡,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繁荣时期,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象的向往。背景中的雨后晴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诗歌鉴赏:

《河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人文情怀。诗中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花屿”“烟浦”“垂柳”,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女孩的动作、衣着和周围的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画面之中。雨后的清新和阳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此外,诗中的“鸳鸯”“杏衫红”“莲叶东”等意象,传递出一种温柔的情感与生活的惬意,展现了江南水乡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整体而言,诗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反映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平静中寻求美好,在细腻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屿。烟浦:开篇即引入自然景象,花岛和烟雾缭绕的水域,营造出朦胧的美感。
  • 雨初晴:雨后的晴天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垂柳红亭晚莺:柳树和黄莺的结合,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苎萝女儿鸦髻青:描绘了一个乡村女孩的形象,突出其青春活泼。
  • 采菱。木兰双桨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与美好。
  • 鸭头阑入花深处:生动地描写了鸭子在花丛中嬉戏的场景。
  • 斜阳暮:夕阳西下,时间的流逝让景象更加柔和。
  • 且傍鸳鸯住:鸳鸯栖息的画面,象征着爱情与美好。
  • 杏衫红。莲叶东:女孩的红衣与绿叶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生机勃勃。
  • 芙蓉。一生烟水中:芙蓉花在烟水中开出,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生动的意象比喻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 拟人:将鸭子、鸳鸯等动物赋予人性化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比与平衡,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屿: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繁盛。
  • 烟浦:代表了神秘与梦幻的水乡景象。
  • 柳树:象征柔情与温柔。
  • 鸳鸯:象征爱情和和谐。
  • 杏衫红:代表青春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传》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樊增祥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爱情
    • C. 友谊
  3.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哪里?

    • A. 山顶
    • B. 水乡
    • C. 城市

答案:

  1. B. 樊增祥
  2. B. 爱情
  3. B. 水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江南春》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江南春》:在描写江南风光的同时,更加强调人文景观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樊增祥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江南水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