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舫藤为缆,幽居竹织门。
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居所,作者在小船上用藤条系缆,住在竹子编织的门后。短短的篱笆围绕着荷花荡,细细的小路通向桑树成林的村庄。船头的鱼生鲜美可口,倾倒的酒混合着粥面,味道浓厚。尽管年岁已高,身居简陋,但仍能为黎民百姓所呼号,心中有所寄托。
注释:
- 舫:小船。
- 缆:系缆,系船的绳索。
- 幽居:隐居的意思,指安静的住所。
- 竹织门:用竹子编织而成的门。
- 短篱:短小的篱笆。
- 藕荡:盛开着荷花的水面。
- 鱼脍:鱼生,指生鱼片。
- 槎头:船头。
- 醅:酒,酒的浑浊部分。
- 粥面:指用粥加上面食,形容食物。
- 残年:晚年。
- 谢轩冕:指辞去官职,隐退。
- 黎元:指百姓,普通人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杜,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目睹了国家的衰弱与民众的苦难,作品大多表现了爱国情怀与对民生的关心。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幽居》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的失意与个人的困苦后,隐居于乡间,借以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诗中虽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但更隐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幽居》是陆游晚年作品中的一首,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开头的“小舫藤为缆,幽居竹织门”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隐居的怡然自得。短篱围绕的藕荡与细路通往桑村,不仅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也象征着诗人与世隔绝的宁静心境。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两句则转向了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尤其是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这里的食物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最后两句“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表明了诗人尽管已然老去,辞去官职,但他仍然心系百姓,为他们的生活而感慨,显示了他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民的关怀,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股深情厚意,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与宽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舫藤为缆,幽居竹织门: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环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在乡间的惬意。
- 鱼脍槎头美,醅倾粥面浑:食物的描写不仅突显生活的简单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残年谢轩冕,犹足号黎元:表达诗人对民生的关注,虽已辞官,但仍心系百姓。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鱼脍”形象地传达了美食的诱惑。
- 对仗:如“短篱围藕荡,细路入桑村”,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竹织门”、“藕荡”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的田园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反映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舫: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 竹织门:象征着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 藕荡:代表着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 鱼脍: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却美好,反映了对美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用什么材料编织门?
- A. 竹子
- B. 木头
- C. 铁
- D. 布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鱼脍”指的是_____。
-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官职的留恋。(对/错)
答案:
- A
- 生鱼片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幽居》与陶渊明的《饮酒》在隐逸情怀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但陆游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反映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展示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