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
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 今听当名遂,方欢上国游。 吟才依树午,风已报庭秋。 并觉声声好,怀恩忽泪流。
白话文翻译
从前听说季节更替,常常怀抱异乡的忧愁。 如今听到自己功成名就,才开始欢庆在上国的游历。 吟咏才华依傍着树荫在午间,风已经预示着庭院的秋天。 并且觉得蝉声声声动听,怀念恩情时忽然泪流满面。
注释
- 惊节换:指季节的更替,这里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异乡愁:在异乡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当名遂:指功成名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 上国游:在上国的游历,这里指在京城的活动。
- 吟才依树午:指诗人在树荫下吟咏,午间时分。
- 风已报庭秋:风已经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庭院的秋天。
- 怀恩忽泪流:怀念恩情时忽然泪流满面,表达了对某人的感激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在参加完科举考试后,听到蝉声而感怀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功成名就后的喜悦和对某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蝉声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引出了诗人对异乡的忧愁,这种忧愁是诗人长期以来的心境。中间两句则转折,表达了诗人功成名就后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告别。最后两句通过对蝉声的赞美和对恩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激和思念,这种情感是诗人对某人的深厚感情的体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诗人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引出了对异乡的忧愁,这种忧愁是诗人长期以来的心境。
- 今听当名遂,方欢上国游:诗人表达了自己功成名就后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告别。
- 吟才依树午,风已报庭秋:诗人在树荫下吟咏,午间时分,风已经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庭院的秋天。
- 并觉声声好,怀恩忽泪流:诗人通过对蝉声的赞美和对恩情的怀念,表达了内心的感激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风已报庭秋,将风拟人化,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对比:昔闻惊节换与今听当名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忧愁到喜悦的情感转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功成名就后的喜悦,以及对某人的感激和思念。通过蝉声这一自然现象,诗人抒发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声: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某人的感激。
- 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变化和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惊节换”指的是什么? A. 季节的更替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变迁 D. 以上都是
-
诗中的“当名遂”指的是什么? A. 功成名就 B. 实现目标 C. 在上国的游历 D. 以上都是
-
诗中的“怀恩忽泪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某人的感激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告别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顾非熊的《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顾非熊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某人的感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