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尤延之山水两轴二首》

时间: 2025-01-04 13:02:40

水漱琼沙冰已凘,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修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漱琼沙冰已凘,
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修竹一江碧,
只欠梅花三两枝。

白话文翻译:

水流轻轻冲刷着洁白的沙石,冰雪已经融化;
野鸭子刚刚起飞,却又迟疑着不愿离去。
千竿修竹映衬着一江碧水,
只缺少三两枝梅花的点缀。

注释:

  • :冲刷、洗涤。
  • 琼沙:洁白的沙石。
  • :此处指冰雪融化的状态。
  • 野凫:野鸭。
  • 半起半犹迟:形容野鸭起飞的犹豫状态。
  • 千竿修竹:形容竹子高大挺拔,数量众多。
  • 江碧:江水呈现出碧绿色。
  • 梅花: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诗中表示缺少的美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梅花”常用以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叙事生动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杨万里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境愈加向往自然之际。诗中描绘的山水场景,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漱琼沙冰已凘》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交融。全诗以水为起点,描绘了江河与周围景物的和谐。首句“水漱琼沙冰已凘”中,水流轻轻冲刷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舒适。接着通过“野凫半起半犹迟”,描绘了野鸭子起飞的犹豫,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两句“千竿修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则在描写竹林与江水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的渴望。整体而言,诗中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漱琼沙冰已凘:描绘水流轻柔地冲刷着洁白的沙石,暗示自然的洗礼与清新。
  2. 野凫半起半犹迟:表现野鸭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既要起飞又有一丝犹豫,生动展现了生命的瞬间。
  3. 千竿修竹一江碧:形象地表现出竹子的挺拔与江水的碧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4. 只欠梅花三两枝: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期待梅花的点缀,象征着对完美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洗涤,展现出自然的柔美。
  • 拟人:野鸭的犹豫形象化为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灵动。
  • :代表自然的纯净。
  • :象征坚韧与清雅。
  • :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美好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漱琼沙”中的“漱”字意为: A. 洗涤
    B. 冲撞
    C. 流动
    D. 暴动

  2. “千竿修竹”指的是: A. 一棵竹子
    B. 许多竹子
    C. 竹子与水
    D. 竹子的生长

  3.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的和谐美
    B. 人生的激情
    C. 诗歌的创作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更侧重于静谧的氛围。
  • 孟浩然《过故人庄》: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乡村生活的向往,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全集》